教研工作自我评价1000字五篇
自信来自实力,但同时也认识到自身还存在缺点和不足,要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开拓进取,能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洪流中乘风破浪。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教研工作 自我评价 五篇,希望大家喜欢!
教研工作自我评价1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本学期小学英语教研组全体教师在学校各级领导的指导下,在郭主任的直接领导下,按照上级的要求于开学初制定了有效可行的英语教研组 工作计划 ,在本学期共开展了3次正式的教研组活动以及一些不定期的活动,全面务实的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英语工作,主要评价如下:
1、在9月24日陈校长组织全体英语教师参加了全省的uc教研活动,在活动中,教师们能认真听记,并能根据自我的实际状况谈收获和困惑,有比较强的实效性,另外我们的英语教师刘凤彩和王艳华能在每周三都准时参加uc英语教研,期望其他有条件的英语教师也常来学习,只要坚持,相信会有很大的收获的。
2.10月8日我们组的吴春明教师代表镇里参加了分片教研活动,他是一名新英语教师,没有教学 经验 但勇于承担本次教研活动课,争取葛教师亲自指导的机会,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其他的英语教师学习的。透过这次活动吴教师展示了自我,同时我们看到了兄弟学校教师的精彩的课堂教学,又有葛教师的典评和指导,使我们对小学的英语教学思路有了明确的认识,全组的教师会继续努力完善自我的课堂教学。
3.认真贯彻上级文件精神,派姜海舟和王艳华教师参加了进修校组织的小学英语教师技能比武活动和岗位大练冰的迎煎工作,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透过两次活动两位教师能认真 反思 自我,反思自我的不足,决心扬长避短不断的提高自我的水平,在本镇的英语教师技能比武活动中,马丽娟和刘凤彩表现的也很突出,我们英语教师还要继续努力学习,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一个学期的工作很快结束了,回头想想我们的收获不少,对教研组计划中涉及的有关工作完成得很不错,无论从教学还是学科活动,大家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下个学期,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继续努力:
1、务实的做好口语操练工作,使之真正的服务于英语教学。
2、思考出更好的学科活动,以活动促进 英语学习 。
3、带领全组教师加强 *** 学习意识。
收获的2015过去了,相信在学校各级部门的领导下,在英语组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今后的工作会取得更大成绩。
教研工作自我评价2
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的教研活动月即将结束。总体看,全体数学教师认真执行学校 教育 教学工作计划 ,转变思想,用心探索,改革教学,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坚持理论学习,认真撰写论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本“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们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解读》,《小学数学教师》中的《如何上好解决问题课》,还学习了《教师博览》的《一位年轻校长对青年教师的十条推荐》一文,让全组教师受到了深刻的教育。组织教师学习学科刊物,了解教研改信息,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已成为全组教师的共识,不光如此,我们还注意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认真撰写论文。论文的撰写正是我们组的弱项,所以,加强论文撰写方面的培训已经成为我们组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用心参加和开展教研活动
我们每学期初教研活动有计划,学期末教研活动有评价。本学期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 教学 *** ,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坚持开展听、评、说课活动,且把这个活动做为一个重要的教研活动。每星期开展听评课,我组教师十分重视听评课活动,听课前认真备课,设计教案,互相切磋。听课后认真评课,如教学资料安排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 *** 的渗透,是否贴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论、探讨。听评课活动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认真撰写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的撰写,既要写下自我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也要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之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善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十分有用。所以,教师认真撰写教学反思,期中交流是每位教师都有丰富的资料,大家互换教学反思本,即检查又互学。并有多篇反思上传到学校网上发表。
研讨――反思,将公开课上的精华延伸运用于日常教学实践。聆听名师的专题讲座,观摩其示范教学,领悟名师的高尚师德,探究名师精湛的课堂教艺,所以组织教师观摩名师讲学。与此同时,我们统筹安排学生课外兴趣活动,活动有组织、有计划,资料、教师、场地均得到落实。组织二年级口算比赛、五年级图形拼组竞赛。学生在多样的兴趣活动中不仅仅巩固、运用了所学的知识,也为今后构建新的知识结构,提高实践、应用潜力,打下了基础,真正做到之一课堂打基础,第二课堂发展特长。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教研工作自我评价3
本学期,我校语文教研组认真学习县教育局教研室、学校教育工作精神,以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及“135教学模式”为契机,紧紧抓住教学主 渠道 ,以学生为本、以质量为魂、以课堂教改为中心、以校本研究为主要方式,继续落实教学常规、优化教学过程,扎扎实实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我校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的教研实际,继续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和展示舞台,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及业务潜力,开创我校语文课程改革新局面。
一、进一步规范和落实教学常规管理,提高课堂效率
1.定期开展语文教研活动。各年级备课组活动以“135教学模式”为指导,正确把握三维目标,确立“135模式下的阅读教学”为专题研究目标,以提高研究的实效性。
2.进一步完善备课。做到“三备”,即备三维目标,备教材,备学生。加强群众备课意识,注重资源共同分享,倡导语文教师细读文本,深入浅出。
3.努力上好每一节家常课。切实落实“135教学模式”于日常课堂教学中,努力提高教学艺术,求实、求真、求活、求新,充分利用现有的电教媒体,利用 *** 资源,拓宽学习时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用心对待每一次作业:作业精设计,体现“轻负荷,高质量”的教学思想;作业细批改,规范、及时,注重纠错及状况反馈。
5.尽心辅导每一个学生:努力做好学生补缺补差的工作,因材施教,经常分析学生,及时捕捉学生闪光点,热情鼓励,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做好分层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
二、以“135模式”为契机开展校本教研,提高教学实效
组织教师继续学习《新课程标准》,大力推进“135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促进师生发展。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用心、向上、和谐、宽松、搞笑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以人文的关怀,让学生在简单愉悦的氛围中吸取知识。
2.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培养学生语文运用、实践潜力的同时,重视人文因素对学生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
3.用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淡化繁琐的讲解分析,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主动实践过程中积累、感悟。
4.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将教学过程看成是教师、学生、文本间平等对话的过程。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 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习内外的联系,拓宽 语文学习 和应用的渠道,增加语文实践机会,提高学习效率。
6.讲求训练手段的多样性,提高练习有效性,尝试课外作业阶梯式,让不一样学生学有所获,具有作业批改的现 *** 念,包括建立学生的错题记录。
所做工作评价如下:
九月份
1.9月5日,制定语文教研组计划。
2.9月16日到_参加县语文教研组长会议,21日传达县语文教研室最新精神。
3.9月6日、7日用心参与县教研员推门听课活动。郑_六位教师分别执教了《秋天的图画》《火烧云》《小苗和大树的对话》等家常课。
4.9月7日午时,全体语文教师汇聚二楼会议室,认真聆听省特级教师章师亚、县语文教研员张身贵教师的点评。
5.一年级新生在郑_四位语文教师兼班主任的指导下,认真学习《论语》,于9月16日在我校举办衢州市一年级新生开蒙仪式,好评如潮,并在《衢州日报》上加以信息播报。
6.9月22日、23日,我校全体语文教师在二楼多媒体用心参与我县__届 毕业 的青年教师课堂展示活动,聆听了语文戴_教师执教的《母鸡》《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陶罐和铁罐》《月光曲》《我要的是葫芦》《花钟》《鹿和狼的 故事 》六堂风格各异的语文阅读教学,并聆听了_市名师徐_教师的现场点评,再次明了“135模式”的阅读教学。
7.9月28日,徐_四位教师代表我校语文教师参加县“阅读试题现场限时比赛”,3人获一等奖,1人获二等奖。
8.程_等教师在音乐教师的帮忙下,用心组织学生参加配乐诗歌朗诵比赛,五六年级学生合作表演的诗歌朗诵《祖国颂》获县一等奖中的之一名。
9.全体语文教师用心组织一至六年级学生参与浙江省“三行诗”征文比赛,送出参赛诗歌百余首。
十月份
1.同年级组教师推门听课.
2.开展主题活动——“优化作业设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业设计包括:预习作业、课堂练习、课后提升,及时反馈)
3.各年级组继续探讨学习“135教学模式”,年级组互相开课、观摩。
4.10月9日县教研员再次推门听课活动,全体语文教师认真聆听了王_教师执教的《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和《幸福是什么》,对“135模式”的阅读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
5.10月12日,郑_两位语文教研组长听新进教师赵露萍教师执教《一去二三里》,为其语文课堂进行把脉号诊。
6.教导处安排期中语文教学工作大检查
十一月份
1.11月1日,县语文教坛新秀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在我校举行,全体语文教师认真观摩了王_教师执教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金色的脚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圆明园的毁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五节异彩纷呈的阅读教学,聆听了市名师徐_教师的专题点评。
2.11月23日,教研组长程_再次听新教师赵_的阅读教学《雨点儿》,为其指点迷津。
3.11月30日,校长展示课在我校举行,全体语文教师认真聆听戴_、徐_校长的《长征》《去年的树》,深受启发。
4.郑_教师各拟了一份任教年级上册的试卷,参加县语文学科命题大赛。
5.全体语文教师用心组织一至六年级学生参与常山“三行诗”征文比赛,送出参赛诗歌一百五十余首。
十二月份
1.12月1日,教研组长程_三进赵露萍的语文课堂,听她执教阅读教学《雨点儿》,指点其语文教学。
2.12月5日,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远程培训项目“专家在我身边”辅导活动在我校举行,教研组长郑_教师执教了一年级习作观摩教学《 句子 王国》,受到教师们的一致好评。
来自北京的教育专家袁_与_县参加远程培训的教师应对面——了解教师们的实际需求、为教师们答疑解惑,倾听教师们的参训感言、评价改革成果。
在活动中,袁_给四年级的小学生们上了一节写作课——《如何把“我爱读书”写具体》,用声情并茂、妙趣横生的语言来激发学生们在写作时的创造性思维和潜力,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并主动向教师请教了不少的问题。讲课结束后,袁志勇还对授课资料进行了点评,对现场参训教师提出的问题做出了解答,并做了“语文有效教学”的专题讲座。
3.12月7日,新进教师赵_进行语文公开教学,执教《雨点儿》一文。
4.12月11日,在杭州举行的“我爱祖国我爱党”全省故事大王的决赛中,我校六(5)班的樊夏妮同学获少年组一等奖。
5.各年级组教师制订复习计划。
6.期末语文教学工作大检查
7.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及分析
8.教研组、备课组交流评价。
一月份
1.用心迎接期末考。
2.以年级组为单位,布置寒假作业。
教研工作自我评价4
为了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缩小校际间差距,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发挥各校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在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的精心组织策划下,达家沟研培基地于5月27日成功开展了大型主题教研活动,其主旨是:以部分学科的公开教学为载体,促进教师对优质教学资源的运用,更主要的是为基地教师搭建一个集中学习、交流、研讨的平台,进而深入研究教研主题,探求省时高效的教学 *** ,全方位提升任课教师的教学潜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最终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活动概况
这次教研活动,赢得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基地成员校的大力支持,进修学校的相关领导、教研员,松花江、菜园子小学的领导和部分骨干教师,加上我镇全部教师共计240余人都是顶着蒙蒙细雨,用心投身到这次教研活动中来。活动中,任课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充分运用了远教、班班通、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和媒体设备,对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音乐等学科进行了公开教学。课后,在进修学校学科教研员的引领下,所有听课教师结合本学科教研主题进行了分组研讨。因为这些教研主题源于教学实践,具有实效性和指导性,所以任课教师在研讨中打破了校际间的壁垒,坦诚直言,透过相互学习、反思和教研员的点拨,不但解决了教学中存在的急需解决或感到困惑的一些难题,更主要的是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带给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教师的思想意识、教研理念等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对主题教研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透过研讨,不仅仅让教师参与了教研、投身于教研,并且在浓郁的教研氛围中,大家真正享受了教研。
在集中研讨评价会上,进修学校的李长坤校长和包片教研员孙晓光教师分别做了评价性发言,对这次教研活动深入浅出地进行了全方位分析评价,对整个活动的组织过程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对课堂教学的个别环节不一样程度地提出改善意见,为我校今后主题教研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查找不足
虽然我们在教学 *** 、教学手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对整个活动过程做了周密部署,可是在整个教研活动过程中还是不一样程度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个别问题,这些问题将会成为我们今后教研工作的课题,督促我校主题教研工作深入开展。
1、课堂教学
(1)教学设计的优化意识不强。
在教学中,有部分教师的教学环节,有冗余现象,可有可无的环节常常在教学中出现。问题设计缺乏序列化,不能很好支撑教学的结构与程序。有时会在不必要的地方补充活动要求。在学生独立活动或是小组合作时,教师常常会把没想到的要求,不间断的重复并强调,实则学生并没有听清楚教师的意图。
(2)学生活动(独立操作与合作交流)时,教师成为“局外人”。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就在前面或是在某一个位置,“眼巴巴”地站在那儿,等待学生自学成果的出现。即使有时会深入学生中间,也是在观望学生的合作学习或是独立操作的进度,看似与自我没有什么关系,给人留下了“局外人”的印象。
(3)忽视了板书功能,板书缺乏设计。
因为是公开研讨教学,所以很多教师把注意力都转移到媒体屏幕上,利用课件将教学中需要展示的资料播放给学生,而将板书忽视,忘记了板书的功能与其即时的互动性。
2、分组研讨
(1)注重主题,忽略分题。
在研讨过程中,多数教师能够围绕本学科的教研主题结合课例进行研讨,在分题的研究上说得不足、不透。
(2)注重形式,脱离主题。
在研讨过程中,个别教师对教师带给的课例评价得多,注重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教学效果的评价,完全脱离了教研主题。
(3)个别教师的发言缺少理论支撑。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以常规教学工作为基础,进一步加大主题教研工作的监控力度,把全镇主题教研工作抓实、抓紧、抓严。
2、评价经验,不断完善,促进主题教研工作深入开展。
3、以主题教研活动为载体,进一步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促进教师对优质教学资源的运用,强化教师教学潜力的提高。
总之,这次大型主题教研活动能够获得成功,离不开教育局、进修学校以及基地成员校各级领导、教研员的鼎立支持和精心指导,更离不开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和用心参与。在以后的教研工作中,我们将在教育局、进修领导的指导下,继续加强校际之间的教研合作,发挥区域教研的整体优势,让每一位教师在这个研究实体中都能得到锻炼、获得提升,让主题教研工作在松达菜这个研培基地上开花结果。
教研工作自我评价5
一学期来,我校坚持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实施“教育强市”工作目标为重点,紧紧围绕学校的工作目标,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重点,认真探索和研究新的教学方式和 *** ;大力开展校本研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学校教研组的辐射作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认真抓好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
1、一学期来,学校能加强新课程改革与研究力度。以新课程理念为先导,以教学反思为抓手,以课堂教改为重点,组织全体教师进一步解读新课程,实践新课程。摸索、评价行之有效的课程实施模式。全 面试 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继续开发校本课程,办出特色。
2、加强校本教研的力度,着重在课程三维目标的落实、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和师生评价制度的改革等方面作出深入的探索,坚持每周业务学习的制度。
3、加强艺体卫管理,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4、强化质量意识,基础学科的教师能认真做好阶段性检测、分项检测、基本技能检测等质量监测工作,学生作业、教师批改等常规性工作好于往年,基础学科的教学质量有明显地提高。
二、认真抓好抓实校本培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1、继续开展“一师一课”活动,集中进行评课,并做好评课记录。本学期,组织全体教师分学科进行业务学习,学习资料包括新课程实验的教学教育讲座、资料包、教学录像等。用先进的教学观念来指导日常的教学工作。业务学习做到“五有”:有安排表、有主持人、有考勤、有交流、有活动记录。
2、本学期,我校将继续发挥群众备课活动的作用,在语文、数学学科中首先采用单元备课负责制,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让教师有更多时间学习理论,钻研教材,实现自我增值。在课余时间认真评价教学心得及理论创新,用心参加各级论文评选、业务技能竞赛。
3、能认真落实并开展好“四个一”活动。本学期,认真落实“教学反思―课改理论学习―教学案例―学生访谈录”四个环节,全面提高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潜力。
4、本学期,学校将继续开展师徒结 对子 活动(肖子宁―曾碧雅),共同探讨新教材的教法和学法,努力提高驾驭新教材的潜力,并取得了必须的成效。
三、强化教育科研,提高课题实验研究的质量
我校能充分认识到骨干教师培养对提升全体教师素质的重要性。本学期,我校继续多方面创造条件为教师带给进修和培训的机会,尽可能多安排教师外出听课,参加各级各类研究会和课题研讨活动,以获取先进的教改信息,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应对我校实际,在不能满足让所有教师参加高一级培训的状况下,透过教师返校后把学习精神带回来与全校的教师进行交流,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
四、抓好完善常规工作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一学期来,学校能加强学籍管理。规范转学、休(复)学等手续,杜绝辍学;规范学籍档案、资料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以各级文件精神为指导,落实好“外来生”、“三残生”入学工作,不断完善提高制度建设水平,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效能。
2、一学期来,学校能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课时,严格按规定控制学生的作业量,切实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3、学校能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提高教学实效。学校认真抓好期初、期中、期末教学常规检查的力度,努力抓好教学过程中各个基本环节的管理,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辅优补差和质量测试等工作采取跟踪检查制度,找出薄弱环节,及时反馈,及时督促改善,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4、认真抓好毕业班教学工作(由校长、教导亲临之一线)。一学期来,毕业班的任课教师能以夯实双基,促进全面发展,提高学业考试优生率为目标,做了超多工作,利用双休日时间为学生补缺补漏。教师能做到精讲和精心备课,并选取合理的教学 ***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意指导学生学法;讲评习题能及时解决学生暴露的问题;答疑能让学生学会自我去进一步思考,自我找到正确的答案。
五、用心推进课程改革,努力完善评价办法
1、本学期,我校将继续开发校本课程,让校本课程成为构成办出特色的有力依托。
2、能根据自身实际,落实师生成长记录工作,切实做好材料的滚动工作和管理工作。
3、继续实行新课程评价体系,全体班主任能认真做好《泉州市小学生素质发展评估手册》的填写工作。
六、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1、一学期来,学校能认真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以新《守则》、新《规范》为基本资料教育学生。认真落实《中小学礼仪常规》,各班级能以“五有”为突破口,继续实施《小学生在校一日常规》、《日常行为养成教育若干要求》规范学生言行,在学校内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2、一学期来,学校加大校风、班风的建设。在办公经费紧张的状况下,挤出一部分资金在学校内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各班级有班刊,做到经常更换,有卫生角、有废纸袋,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努力搞好学校绿化、美化工作,持续校环境的整洁,优化育人环境,学生的精神面貌有了明显改观。在晋江市德育常规督导中,检查团给予了“活动开展正常化,记录翔实、资料完整,学校管理很到位”的评价。
教研工作自我评价1000字五篇相关 文章 :
★ 幼儿园教研自我评价1000字五篇
★ 教务工作自我评价5篇1000字
★ 音乐教师工作自我评价1000字五篇
★ 评职称工作自我评价五篇
★ 体育组工作自我评价五篇1000字
★ 学校年度工作鉴定1000字(五篇)
★ 幼儿园教研自我评价五篇
★ 幼儿园教研自我评价参考五篇
★ 幼儿教师自我评价5篇1000字
★ 历史教学自我评价1000字5篇
卫生高级职称量化评审 *** 的研究与应用论文
运用数学统计的 *** ,制订科学规范的量化评分标准,运用于我院卫生专业高级职称评审推荐过程中,通过政策导向由重学历、重资历向重能力、重业绩方向转变,有效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钻研业务,创优争先的积极性,提高推荐工作的社会公认度和职工满意度,是新时期医疗卫生单位职称管理新机制的一种尝试。 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卫生高级职称量化评审 *** 的研究与应用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卫生高级职称量化评审 *** 的研究与应用全文如下:
【摘要】 :为了建立品德、能力、业绩全面考察的专业化、量化、两级职称评审 *** ,经过广泛调研、反复讨论和测试、细化量化指标和权重,建立了公示评审标准、严格评审程序、建立监督机制、公示评审结果等符合医院发展需求的高级职称量化评审 *** 。本 *** 应用4年来,避免了以往高级职称评审中遇到的诸多积弊,较真实地考察了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与业绩,弱化了医院等级、地域分布不同等带来的职称评审的难点问题。量化评审 *** 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为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得到了相关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广泛认同。
【关键词】: 企业医院 职称评审 量化 专业化
作为拥有9所三甲医院、50余所二甲医院及近百个二乙以下医院及卫生疾控、职业病防治机构的大型企业,医疗单位分布在全国二十余个省市自治区,地域等条件不同带来了医疗单位之间卫生技术发展的不平衡,在卫生专业高级职称评审中遇到了许多棘手的问题[1]。在应用专业化、量化、两级评审 *** 4年来,调动了广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科学设计职业生涯、努力发展个人技术水平的热情,职称评审效果得到了各级职改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广泛认可,取得了满意效果。
1 评审 ***
1.1 专业化评审
按专业类别将专业技术人员分为5个专业组组织评审,分别是临床医学、中医与中西医结合、医学辅助技术、预防医学、综合(药学、护理等)。如遇专业组申报人员少于10人,合并到其它专业组评审,专业组申报人数超过150人时,分成2个专业组进行评审。按专业不同制定侧重点不同的量化标准。
1.2 两级评审
1.2.1 推荐评审 各分支局级企业职改办组织所属医疗单位的推荐评审。首先对符合申报条件的申报人员进行资格审查,然后组织推荐评审会议,按量化标准对申报人的能力与业绩进行量化评分,得出量化成绩。
1.2.2 评审 评审会前,各局级企业将推荐评审成绩及申报人的评审材料上报到职称评审办公室,评审办公室组织专职人员审查上报材料,主要审查:①上报材料的真实性;②是否符合申报的基本条件;③对学历、资历、外语、计算机、文章、科研等业绩指标进行初步量化评分。另外,评审办公室还要将全部申报人员的材料按专业分组、按已量化成绩排序。评审会分为两程序:①专业组会议,5个专业组分别对本专业组的申报人员进行评价和量化评分,按量化评分结果淘汰一部分成绩较差的申报人员,形成专业组评审意见报评委会;②评委会,对5个专业组报送的评审过程和评审结果逐一进行审核,按比例再次淘汰一部分成绩较差的申报人,形成最终评审结果。
1.3 基本申报条件与量化评价相结合
1.3.1 基本申报条件 对申报人的品德、学历、资历、外语、年度考核结果、科研和论文著作、企业服务等业绩进行基本条件设置。对在学历、资历上不符合基本条件的,设置破格申报条件,对破格申报人的文章、科研等其他条件的要求相对提高。
1.3.2 量化评价 由推荐评审的职改部门、评审会的评审办公室先后进行材料审查和初步评分,在推荐评审会、专业组会议、评审会上,由评委再次审核材料、复核评分的准确性。推荐评审会、评审会,按量化总成绩进行排序,分别得出推荐评审成绩和评审成绩,按排序结果等额投信任赞成票。
2 量化指标与权重的设置
2.1 基础指标的量化
2.1.1 学历 按申报人员所取得的更高学历、学位计分。博士研究生10分,只有博士学位的9分,硕士研究生8分,本科硕士7分,本科学士6分,本科无学位者5分,破格评审0~1分。
2.1.2 资历 按申报人员取得现任职资格之日开始,计算到拟评审高一级任职资格当年的12月31日。累计1年计1分,满分10分。
2.1.3 外语和计算机 要求申报人员参加全国卫生系列高级职称外语、计算机考试且成绩合格,成绩×0.1进行量化。
2.1.4 单位年度考核及荣誉 按申报者近三年年度工作考核的结果、任现职期间获得的与专业技术相关的劳动或技术荣誉称号进行评价。年度考核是每年度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政治思想、技术能力、工作实绩的考评。近三年年度考核结果“合格”的5分,“优秀”1次加1分,依据获得与专业技术工作相关的荣誉称号,如劳动模范、优秀老师等,按国家级、省部级等级别不同给予0.5~2.0分的加分。
2.1.5 科研 依据国家级、省部级、地市局级的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技术创新奖等 *** 奖给予量化计分,见表1。非 *** 奖如各医疗单位、各种协会、学会评定的奖项在评审会上不计分。
2.1.6 论文著作 论文按发表的期刊的性质、等级、论文类别、作者排名情况评分,见表2~4。单篇论文得分=4×期刊性质权重×期刊等级及论文类别权重×排名权重。
著作要求是有学术价值的、与本专业相关的科技专著或译著。高等医学院校教材的编者均以中华级核心期刊论著之一作者的权重计分,即计4分;其他著作或译著的主编按中央级核心期刊论著之一作者的权重计分。计分的权重与申报人著译部分的字数相关,著作中未明确标识作者著译章节、无法统计个人编写字数的,按“0.8×著作总字数/作者人数”计算。单部著作实得分=3.2×著作作者的计分权重(不包括高等医学院校教材)。见表5。
2.1.7 教学 按申报人员承担继续医学教育课程、研究生和本、专科等教学任务的工作量和教学效果等业绩进行评分。
2.1.8 推荐评审成绩 本项指标只用于评审。依据“各单位在推荐评审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总量化评分-本单位全部申报人员推荐评审的平均成绩+50”的十分之一进行量化。
2.1.9 继续医学教育与专业技术考试 本项指标只用于推荐评审。要求参评人每年必须完成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要求,在本单位组织的各项技术考试(如“三基”考试)中成绩合格,用近三年度的技术考试平均成绩直接量化[2]。
2.2 评审指标
2.2.1 个人技术水平和能力 根据申报人的述职答辩情况、代表个人更高技术水平的诊治病种、手术、技术操作及开展过的新技术项目的病例资料、科技资料等,结合相应的年度、地域等技术环境因素,在本专业组内比较,评价申报人技术水平情况。
2.2.2 履行技术岗位职责、工作量、工作质量 评分以专业技术履职岗位、工作量和工作质量报告、工作业绩和成果为重点,参考医疗、教学、科研水平及创造经济、社会效益情况,在本专业组进行评价。
2.2.3 学术影响力 学术影响力从3方面评价。一是学会等社会 *** 。学会限于本专业全国性一级学科学(协)会及其各专业组、各省市级分会。国家级学术委员会成员或局级学术带头人10分,省级学术委员会成员或处级学术带头人8~10分,地市局级学术委员会成员或科级学术带头人6~8分,本单位学科带头人4~6分,其他0~4分。主任委员等学(协)会负责人酌情按评分值的上 *** 化,副主任委员等学(协)会主要成员酌情计分,委员降一等级酌情计分,会员不计分。二是承担的专业技术职务,需组织过临床、教学、科研、卫生、管理等工作,凭任命文件(如科主任、教学秘书、护士长等)或有效证明材料计分。三是组织的一次性的学术活动或工作。要求有相关的证明文件,如省部级以上科研工作要有科研立项及成果证书,仅限主研人。 2.2.4 述职、答辩 除考察答辩论文的质量,按期刊级别、影响力、文章类别、作者排序、文章设计是否合理、论证是否严谨、实用性、与本专业的相关性进行评分外,还要结合申报人员的现场述职、答辩情况,特别是回答提问的情况(提问问题一般为与答辩论文相关的专业基础、专业应用和新进展的学术问题,不少于3个),进行评分。
2.2.5 专业技术工作环境、条件 参考申报人员上报的各项申报资料,同时要考虑申报人所在单位和科室等技术工作环境,在本专业组内进行比较按一至五级评分。见表6。
2.3 权重的设置
2.3.1 基础指标 根据申报人的基本业绩的依据进行评分,主要反映了申报人的学历、资历、外语、计算机、年度考核及荣誉、完成继续医学教育等能力与业绩基础,以及科研、论文、教学能力、推荐评审成绩等,权重共占总成绩的55%。
2.3.2 评审指标 根据申报人的个人技术水平和能力、履行技术岗位职责和工作量及工作质量、学术影响力、述职和答辩、专业技术工作环境和条件进行评分,反映申报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由评委进行评分,权重占总成绩的45%。
3 矛盾分析与政策应对
3.1 地域分布不同带来的问题
因企业所属卫生机构分布在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在新疆、内蒙等西北部地区的医疗单位的工作条件和技术水平整体上不如东南部地区,在偏远地区医院工作的比在大都市工作的人员更难在科研、教学、论文上取得较好的业绩。在评审指标中酌情考虑为企业服务和地域因素进行评分。
3.2 医院等级不同带来的问题
在企业的卫生工作中,三甲医院负责较重疾病的救治,二甲以下医院,对企业员工和家属的医疗服务工作也非常重要。考虑医院等级不同、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环境不同,小的卫生机构更难取得科研、教学的业绩,在指标权重的设置上,分三甲医院和非三甲医院两个标准,非三甲医院的学历、资历、外语、计算机、年度考核及荣誉、工作量、工作质量等权重设置较大,科研、论文、教学等权重设置较小。
3.3 评审会不能现场答辩的问题
因人员在全国散在分布,统一现场述职答辩困难较大,在评审会上不进行现场述职答辩。通过要求推荐评审会组织现场述职答辩、并将推荐评审会的现场述职答辩成绩、总成绩纳入评审会成绩中(占评审最后成绩的20%左右)、对推荐评审的答辩论文质量重新评分,作为评审成绩的指标之一,弥补了不能现场答辩的不足。
4 成效及体会
4.1 提前公示量化标准
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指明职称评审、职业生涯努力的方向,利于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医疗机构的发展[3]。学历、外语、计算机指标的设置加强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动力;年度考核、工作量、工作质量、新技术项目等指标的设置(以病历为依据),使专业技术人员更加重视日常的点滴工作;教学、科研、论文、学术影响力等指标设置使大家更加重视教研能力的培养、临床经验的总结和交流;专业技术水平的要求促进了专业技术人员钻研业务的动力[4];重点学科、专业技术工作环境等指标的设置,促进了医院和学科的不断发展。
4.2 体现公平、公正、公开
程序和结果公平是专业技术人员对职称评审制度的理性诉求[5]。建立评委专家库,将企业全部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作为专家库成员,随机抽选评委;专业化评审,将相近专业的申报人、评委相对集中分组;量化评审、两级评审;细化《评审标准》,评委在评分时对能力与业绩的具体评分“刚性较强、弹性较小”,对全部申报人员的评审条件、推荐评审和评审量化成绩进行公示。每个申报人都能看到本人在全部申报人员中总体得分和排名情况,看到自己各项量化考评方面取得的业绩和不足,将职称评审材料相关的电子版材料归档保存备查[6],增加了职称评审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了广大申报人员对职称评审工作的支持、认可程度。另外,通过权重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地域不同、医院等级不同引起的专业技术人员发展的不平衡。体现了程序和结果的公平。
4.3 重视日常工作能力、专业技术水平等工作实绩[7]
“三基”等技术考试、专业技术水平、工作质量、年度考核和荣誉等指标的设置,以及将推荐评审成绩、推荐评审时的答辩成绩纳入评审总成绩的 *** ,改变了以往论文和科研业绩主导职称评审结果的局面。在申报材料中要求上报能代表个人技术水平的病历、科研任务书等资料,端正了卫生技术人员要努力钻研业务、开展新技术、踏踏实实做好日常工作、正确应对技术难题的工作态度,改变了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只重视科研和论文、不重视日常工作和日常技术工作进步的工作作风。
4.4 严格量化评审
量化评审能够对申报人员进行相对全面的能力和业绩评价,改变了以往评审专家只能对申报人员的学历、资历、外语、发表文章形成感性认识的弊端,减少了评委的主观因素,能够形成对申报人员的业绩进行具体刚性评价的结论,避免了评审结果的确定弹性过大等诸多矛盾与弊端,评审结论能够得到申报人员的普遍认可。
4.5 严格评审纪律
评审办公室、专业组评审与评审委员会相互核查评审材料的真实性,保证评审过程和结果的公正。在评审程序上,各局级企业的职改部门将申报人的申报材料、推荐评审结果上报到职称评审办公室,评审办公室的专职工作人员对上报材料进行初审、复审、终审三次审核,明确并公示核心期刊目录[8],对论文、著作、科研成果奖等业绩进行检索核实[9-10],并对基础指标进行量化评分。在近4年的工作中,逐渐杜绝了论文、科研、教学等业绩造假现象,消灭了非法期刊、增刊代正刊等报送现象。专业组评审会上,专业组评委对评审办公室的材料审核和对基础指标的评分情况进行核查,对评审指标逐一评分。对每个申报人员,明确主评、副评人,如整个评审过程中出现违规现象,责任追究到主评和副评人。评审委员会会议最后对评审办公室的工作、专业组评审的工作进行核查。通过以上措施,杜绝了职称评审中的舞弊和违规现象。 4.6 科学设置量化指标和权重
量化指标及其权重的设置是建立合理的量化评审 *** 的核心和关键[11-13]。本研究共设置指标14项、20多个方面,包括了卫生技术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能力、承担的工作和业绩等内容。在指标和权重设置前,注重工作实绩,向各个医疗机构专家、职改部门广泛征求了意见,复习了各个省市职称评审的文件要求和相关文献报道。在办法正式实施前组织了专家进行了模拟评审,对办法进行了反复修订和广泛宣传,保证了办法正式实施中无重大缺陷发生。
[参考文献]
[1] 黄淇敏,史峰,诸海英.医院职称评聘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8,24(6):375-377,412.
[2] 马海泉,王冬,许红民,等.将“临床技能考核”纳入医师职称晋升评审的做法[J].中国医院,2007,11(5):45-47.
[3] 周丽蓉.做好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工作之我见[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148.
[4] 白毅.职称评审中加强临床技能考核对临床队伍建设的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12):1531-1532.
[5] 余兴龙.以公平为导向的职称评审制度构建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1,(11):77-80.
[6] 李殷青,丘如华.信息化背景下职称材料归档的思考[J].兰台世界,2011,(6):14-15.
[7] 丁志明,徐向荣,徐键.我院职称晋升实行评分制的实践体会[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7(3):218-220.
[8] 谭长拥,赵飞,彭国莉.高校职称评审中核心期刊认定出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以四川省高校职称评审为例[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2,34(3):97-100.
[9] 徐玫,崔云,高绘玲.高校职称评审材料学术检索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24(5):223-224.
[10] 易映.量化评分模式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中的运用与探讨[J].人力资源管理,2012,7(5):62-63.
[11] 李彩华.如何做好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工作[J].现代医院,2009,9(1):134-135.
[12] 林文红,黎绮和.推行专业技术职称聘任制度的经验及思考[J].现代医院,2010,10(1):128-129.
2011年云南省农业技术高级职称评审通过人员名单
2011年云南省农业技术高级农艺师评审
委员会评审结果公示
根据《云南省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库管理试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将2011年云南省农业技术高级农艺师评审委员会评审结果予以公示。若评审通过人员有弄虚作假情况,可向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反映,举报 *** :0871-3635255。
1 李树萍 西双版纳州农环站 高级农艺师
2 唐应和 景洪市经济作物工作站 高级农艺师
3 王丽春 景洪市种子管理站 高级农艺师
4 马成湘 勐海县勐海镇农业服务中心 高级农艺师
5 罗 梅 勐海县甘蔗技术推广站 高级农艺师
6 邹俊云 勐海县甘蔗技术推广站 高级农艺师
7 谭光荣 勐海县茶叶技术服务中心 高级农艺师
8 张连坤 勐腊县菜篮子工程办公室 高级农艺师
9 蒋建云 勐腊县橡胶技术推广站 高级农艺师
10 郭爱民 勐腊县尚勇镇农业服务站 高级农艺师
11 熊志文 勐腊县种子管理站 高级农艺师
12 何国华 勐腊县农机技术推广站 高级农艺师
13 黄乔芬 文山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高级农艺师
14 何绍贵 文山市种子管理站 高级农艺师
15 许应武 文山市植保植检站 高级农艺师
16 仲富珍 文山市植保植检站 高级农艺师
17 陆加琼 文山市开化镇农技推广站 高级农艺师
18 朱 洁 文山市烤烟生产服务中心 高级农艺师
19 李品汉 麻栗坡县经作站 高级农艺师
20 李 明 麻栗坡县大坪镇农技站 高级农艺师
21 杜金泉 西踌县蚌谷乡农技推广站 高级农艺师
22 杨宗亮 西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23 杨 东 丘北县辣椒研究所 高级农艺师
24 骆 芬 丘北县农环站 高级农艺师
25 杨丛胜 丘北县农环站 高级农艺师
26 普爱丽 丘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27 戚兰昌 丘北县农广校 高级农艺师
28 钱子明 丘北县锦屏农技推广站 高级农艺师
29 王金福 丘北县双龙营农技推广站 高级农艺师
30 龙开华 丘北县树皮农技推广站 高级农艺师
31 赵兴光 丘北县温浏农技推广站 高级农艺师
32 农江虎 广南县农环站 高级农艺师
33 朱廷照 广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34 陆贤荣 广南县旧莫乡农技推广站 高级农艺师
35 徐如祥 广南县坝美镇农技推广站 高级农艺师
36 冯光勇 砚山县经作站 高级农艺师
37 赵云柱 砚山县植保站 高级农艺师
38 杨 华 砚山县土肥站 高级农艺师
39 黄永刚 富宁县种子管理站 高级农艺师
40 杨秀莲 富宁县土肥站 高级农艺师
41 方志勇 富宁县农环站 高级农艺师
42 王益光 富宁县洞波农技站 高级农艺师
43 王绍祥 文山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高级农艺师
44 蒙文兴 文山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45 杨明红 文山州渔业站 高级农艺师
46 沈光才 文山州土肥站 高级农艺师
47 冯光荣 蒙自市果蔬技术推广站 高级农艺师
48 刘 艳 蒙自市果蔬技术推广站 高级农艺师
49 戴炳林 蒙自市水产站 高级农艺师
50 李炳祥 蒙自市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51 李智红 蒙自市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52 曾玉红 蒙自市文澜农业服务中心 高级农艺师
53 赵艳辉 个旧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54 储丽萍 个旧市大屯农技中心 高级农艺师
55 喻正彬 个旧市水产站 高级农艺师
56 荣建文 开远市灵泉办事处农科站 高级农艺师
57 薛卫平 石屏县柑桔实验站 高级农艺师
58 张建伟 石屏县宝秀镇农科站 高级农艺师
59 张泽华 石屏县新城乡农科站 高级农艺师
60 李志奇 石屏县异龙镇农科站 高级农艺师
61 黄禄仕 石屏县龙武镇农科站 高级农艺师
62 李银来 石屏县哨冲镇农科站 高级农艺师
63 张荣胜 建水县植保站 高级农艺师
64 白祝英 建水县农民科教培训中心 高级农艺师
65 夏桂清 建水县种子管理站 高级农艺师
66 李臣智 建水县农业环保监测站 高级农艺师
67 陈永军 建水县官厅镇农推站 高级农艺师
68 张恒亮 建水县盘江乡农推站 高级农艺师
69 陈云仙 建水县园艺站 高级农艺师
70 刘春国 建水县临安镇农推站 高级农艺师
71 谢家华 建水县农业技术推广所 高级农艺师
72 李建杰 建水县临安镇农推站 高级农艺师
73 马桂梅 弥勒县农民科教培训中心 高级农艺师
74 李保生 弥勒县种子管理站 高级农艺师
75 高文鸿 弥勒县种子管理站 高级农艺师
76 汤文俊 弥勒县新哨农技站 高级农艺师
77 杨家书 弥勒县朋普农技站 高级农艺师
78 呼宝健 弥勒县朋普农技站 高级农艺师
79 普继雄 弥勒县巡检司农技站 高级农艺师
80 作艳梅 弥勒县五山农技站 高级农艺师
81 王 丽 弥勒县五山农技站 高级农艺师
82 邓文龙 弥勒县西三农技站 高级农艺师
83 普海生 泸西县果树站 高级农艺师
84 饶汝金 泸西县种子管理站 高级农艺师
85 马恩喜 泸西县中枢镇农科站 高级农艺师
86 段向东 泸西县中枢镇农科站 高级农艺师
87 张宏斌 泸西县午街铺镇农技站 高级农艺师
88 赵春元 泸西县午街铺镇农技站 高级农艺师
89 何云昆 泸西县向阳乡农技站 高级农艺师
90 朱春燕 泸西县农广校 高级农艺师
91 赵建甲 泸西县植保站 高级农艺师
92 曾文乾 泸西县果树站 高级农艺师
93 张剑竹 元阳县攀枝花乡农业服务中心 高级农艺师
94 李富华 红河县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95 许瑞绍 红河县植保站 高级农艺师
96 白义芬 红河县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97 陶玉英 红河县种子站 高级农艺师
98 杨 艳 金平县植保站 高级农艺师
99 黄荣丽 金平县种子站 高级农艺师
100 尹子琼 金平县农推中心 高级农艺师
101 刘花荷 金平县营盘乡农科站 高级农艺师
102 尹子庭 金平县勐拉乡农科站 高级农艺师
103 林辉云 金平县金河镇农科站 高级农艺师
104 杨海士 绿春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高级农艺师
105 马斗普 绿春县种子管理站 高级农艺师
106 李贵生 绿春县种子管理站 高级农艺师
107 马斗鲁 绿春县植保植检站 高级农艺师
108 保健彬 屏边县种子管理站 高级农艺师
109 赵发军 屏边县发展生物产业办 高级农艺师
110 曾国华 河口县植保站 高级农艺师
111 苏建琼 红河州农业环保站 高级农艺师
112 丁 勇 红河州农业行政执法支队 高级农艺师
113 潘翠玲 红河州种子管理站 高级农艺师
114 唐千雁 红河州农科所 高级农艺师
115 李桂仙 红河州农科所 高级农艺师
116 于丽华 临沧市土肥站 高级农艺师
117 丁湘林 临沧市土肥站 高级农艺师
118 冯云生 临沧市农技推广站 高级农艺师
119 王文生 临沧市农技推广站 高级农艺师
120 李正良 临沧市农技推广站 高级农艺师
121 李桂菊 临翔区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122 周泰凤 临翔区植保植检站 高级农艺师
123 吕文红 临翔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高级农艺师
124 董润芳 临翔区凤翔街道农业中心 高级农艺师
125 何富红 临翔区忙畔街道农业中心 高级农艺师
126 刘守诚 云县爱华镇农业中心 高级农艺师
127 张廖银 云县茂兰镇农业中心 高级农艺师
128 沈佳琴 凤庆县种子站 高级农艺师
129 彭志安 凤庆县勐佑镇农技中心 高级农艺师
130 韩罗成 凤庆县洛党镇农技中心 高级农艺师
131 唐建洪 凤庆县农广校 高级农艺师
132 史国强 凤庆县水产站 高级农艺师
133 李加华 双江县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134 蔡文旺 双江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高级农艺师
135 张明玉 镇康县种子站 高级农艺师
136 陈廷钦 镇康县土肥站 高级农艺师
137 陈廷贵 镇康县农广校 高级农艺师
138 刘琼花 麒麟区蚕桑站 高级农艺师
139 贾叶华 麒麟区农业行政执法大队 高级农艺师
140 晏丽惠 麒麟区农产品质量中心 高级农艺师
141 李林东 麒麟区三宝镇农业综合站 高级农艺师
142 马超平 师宗县丹凤镇农业中心 高级农艺师
143 张实富 富源县经作站 高级农艺师
144 董 坤 云南省农科院富源魔芋所 高级农艺师
145 赵 琴 云南省农科院富源魔芋所 高级农艺师
146 谷 华 富源县种子管理站 高级农艺师
147 卢家富 富源县种子管理站 高级农艺师
148 周永兴 宣威市倘塘镇农业中心 高级农艺师
149 陈兴片 宣威市宝山镇农业中心 高级农艺师
150 孔令权 宣威市格宜镇农业中心 高级农艺师
151 刘大明 宣威市经作站 高级农艺师
152 孟学智 沾益县蚕桑站 高级农艺师
153 卢晓斌 沾益县盘江镇蚕桑站 高级农艺师
154 李玉美 沾益县植保植检站 高级农艺师
155 崔学开 沾益县农业产业经营和农产品加工管理服务站 高级农艺师
156 解志莉 会泽县农技中心 高级农艺师
157 袁 剑 会泽县种子站 高级农艺师
158 刘兆华 会泽县火红乡农科站 高级农艺师
159 高有明 会泽县田坝乡农科站 高级农艺师
160 王顺金 会泽县老厂乡农科站 高级农艺师
161 龙坤云 会泽县植保站 高级农艺师
162 刘金友 会泽县经作站 高级农艺师
163 肖石良 会泽县大桥乡农科站 高级农艺师
164 付 娟 会泽县农广校 高级农艺师
165 黄兴崇 会泽县雨碌乡农科站 高级农艺师
166 张本岚 会泽县农技中心 高级农艺师
167 虎彦芳 会泽县农技中心 高级农艺师
168 虎恩林 会泽县农广校 高级农艺师
169 陈发芝 会泽县娜姑镇农科站 高级农艺师
170 幸金定 会泽县种子管理站 高级农艺师
171 朱 麟 会泽县水果工作站 高级农艺师
172 卢艳萍 陆良县农业产业化办公室 高级农艺师
173 闻小芬 陆良三岔河镇农科站 高级农艺师
174 王小红 陆良马街镇农科站 高级农艺师
175 严美芬 陆良马街镇农科站 高级农艺师
176 黄学林 陆良县召夸镇农技中心 高级农艺师
177 孙月萍 陆良县召夸镇农技中心 高级农艺师
178 宋智华 陆良县板桥镇农技中心 高级农艺师
179 王寿红 陆良县龙海乡农技中心 高级农艺师
180 高东芬 陆良县蚕桑站 高级农艺师
181 蔡学文 陆良县蚕种场 高级农艺师
182 吴文坤 马龙县植保站 高级农艺师
183 吴聪利 马龙县种子站 高级农艺师
184 张晓彬 马龙县农广校 高级农艺师
185 罗兴财 马龙县王家庄镇农科站 高级农艺师
186 王选萍 马龙县旧县镇农科站 高级农艺师
187 秦贵荣 马龙县马过河镇农科站 高级农艺师
188 张美玲 罗平县种子管理站 高级农艺师
189 向 磊 曲靖市水产站 高级农艺师
190 雷 勇 曲靖市土肥工作站 高级农艺师
191 刘 英 曲靖市植保站 高级农艺师
192 赵凤琳 曲靖市土肥工作站 高级农艺师
193 刘爱萍 曲靖市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194 唐丽仙 富源县农广校 高级农艺师
195 武慧生 陆良县马街镇农科站 高级农艺师
196 白 莲 元谋县经济作物工作站 高级农艺师
197 李炳英 元谋县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198 赵文相 南华县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199 罗兴华 南华县植保植检站 高级农艺师
200 周正富 南华县龙川农推中心 高级农艺师
201 缪慧英 禄丰县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202 毕 用 禄丰县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203 张 旺 禄丰县植保植检站 高级农艺师
204 郭明祥 禄丰县一平浪农推中心 高级农艺师
205 邵连荣 禄丰县广通农推中心 高级农艺师
206 李淑兰 武定县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207 姚知本 双柏县白竹山茶厂 高级农艺师
208 李华荣 双柏县茶桑站 高级农艺师
209 管春翠 楚雄州植保植检站 高级农艺师
210 拜胜亮 楚雄州农科所 高级农艺师
211 张中平 楚雄州农科所 高级农艺师
212 杨发明 楚雄州农科所 高级农艺师
213 马淑英 楚雄市东瓜农技中心 高级农艺师
214 杨发忠 大姚县蚕桑站 高级农艺师
215 殷吉虎 永仁县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216 陶朝琼 永仁县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217 陈光富 永仁县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218 罗应平 永仁县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219 蒋汉民 永仁县蚕桑站 高级农艺师
220 杨开泽 牟定县农业环保监测站 高级农艺师
221 刘 刚 楚雄州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支队 高级农艺师
222 周淑英 玉溪市农业科学院 高级农艺师
223 钱荣青 玉溪市农业科学院 高级农艺师
224 张玉荣 玉溪市农业科学院 高级农艺师
225 郭建英 红塔区研和镇农技农机站 高级农艺师
226 张士来 红塔区高仓镇农技农机站 高级农艺师
227 朱金银 红塔区春和镇农技农机站 高级农艺师
228 张开敏 红塔区小石桥乡农技农机站 高级农艺师
229 田晶华 红塔区春和镇农技农机站 高级农艺师
230 袁颖存 江川县农业局经作站 高级农艺师
231 李家祥 澄江县经作站 高级农艺师
232 赵嘉德 澄江县植保站 高级农艺师
233 王 刚 澄江县植保站 高级农艺师
234 王 勇 澄江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高级农艺师
235 陈 春 澄江县土肥站 高级农艺师
236 杨 兆 澄江县土肥站 高级农艺师
237 杨正龙 通海县河西镇农技农机站 高级农艺师
238 张 娜 通海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高级农艺师
239 常绕玲 通海县杨广镇农技农机站 高级农艺师
240 坝永源 通海县高大乡农技农机站 高级农艺师
241 李仕华 峨山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高级农艺师
242 杨宏伟 峨山县农广校 高级农艺师
243 陈升庭 华宁县青龙镇农技站 高级农艺师
244 龚彩兰 华宁县宁州镇农技站 高级农艺师
245 矣金平 易门县农业产业化办公室 高级农艺师
246 飞光林 易门县植保植检站 高级农艺师
247 王琼珍 易门县种子管理站 高级农艺师
248 张文芮 易门县种子管理站 高级农艺师
249 李灶福 易门县铜厂乡农技农机站 高级农艺师
250 李成友 易门县小街乡农技农机站 高级农艺师
251 邵远明 元江县经济作物工作站 高级农艺师
252 白嘎发 元江县水利局鱼种站 高级农艺师
253 王宝云 玉溪市水产工作站 高级农艺师
254 宋福东 弥渡县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255 丁成武 弥渡县植保植检站 高级农艺师
256 李国成 巍山县农技推广站 高级农艺师
257 许 燕 巍山县南诏镇农综站 高级农艺师
258 官由基 巍山县移民工程技术服务站 高级农艺师
259 赵健生 剑川县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260 赵利臻 剑川县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261 赵福寿 洱源县种子管理站 高级农艺师
262 马峰翔 洱源县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263 朱灿美 洱源县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264 杨荣辉 洱源县园艺站 高级农艺师
265 郭津荔 洱源县园艺站 高级农艺师
266 雷 聪 大理州土肥站 高级农艺师
267 李 江 大理州农科所 高级农艺师
268 杨俊青 大理州农科所 高级农艺师
269 龚国胜 鹤庆县西邑镇农综站 高级农艺师
270 侯琴慧 鹤庆县植检植保站 高级农艺师
271 段泽名 鹤庆县植检植保站 高级农艺师
272 杨淑满 鹤庆县云鹤镇农综站 高级农艺师
273 王明会 鹤庆县农环站 高级农艺师
274 杨忠嗣 鹤庆县辛屯镇农综站 高级农艺师
275 洪正杰 鹤庆县茶桑果药站 高级农艺师
276 赵根源 鹤庆县茶桑果药站 高级农艺师
277 张丽梅 祥云县农技推广所 高级农艺师
278 李秀梅 祥云县农技推广所 高级农艺师
279 刘春寿 祥云县农技推广所 高级农艺师
280 杜学文 祥云县农环站 高级农艺师
281 袁仕良 祥云县植检植保站 高级农艺师
282 环玉兰 祥云县祥城镇农科站 高级农艺师
283 刘爱武 大理市上关农科站 高级农艺师
284 袁玉顺 南涧县种子管理站 高级农艺师
285 彭德智 南涧县公郎农科站 高级农艺师
286 杨绍武 永平县植检植保站 高级农艺师
287 付桂菊 永平县园艺工作站 高级农艺师
288 杨 永 永平县农技推广站 高级农艺师
289 张继光 永平县水泄农科站 高级农艺师
290 张学萍 漾濞县植检植保站 高级农艺师
291 常思平 漾濞县瓦厂乡农科站 高级农艺师
292 董丽梅 宾川县金牛农科站 高级农艺师
293 张 玲 宾川县植检植保站 高级农艺师
294 龙仕飞 云龙县检槽乡农科站 高级农艺师
295 吴应玲 景谷县永平现代农业示范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高级农艺师
296 邱世刚 景谷县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297 莫会斌 普洱市种子站 高级农艺师
298 陶仕科 云南省普洱茶树良种场 高级农艺师
299 杨海云 普洱市农科所 高级农艺师
300 谢淑芳 普洱市农科所 高级农艺师
301 毛 辉 普洱市土肥站 高级农艺师
302 苏建苹 思茅区农广校 高级农艺师
303 张宏伟 宁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304 李美英 宁洱县植保植检站 高级农艺师
305 邓兴禄 景东县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306 廖邦宏 景东县甘蔗技术指导站 高级农艺师
307 自桂荣 景东县种子管理站 高级农艺师
308 张 雄 景东县农业试验站 高级农艺师
309 杨成山 景东县文井镇农业工作站 高级农艺师
310 喻光泽 景东县太忠乡农业工作站 高级农艺师
311 李有仙 西盟县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312 何 荣 澜沧县蚕桑产业发展办公室 高级农艺师
313 李亚平 澜沧县种子管理站 高级农艺师
314 徐改林 澜沧县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315 柴锦元 澜沧县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316 王 辉 孟连县茶叶办公室 高级农艺师
317 张永兰 景谷县种子管理站 高级农艺师
318 李俊峰 景谷县种子管理站 高级农艺师
319 余开亮 景谷县种子管理站 农业技术员
320 苏其兰 景谷县农环站 高级农艺师
321 艾仁俊 景谷县永平镇农业工作站 高级农艺师
322 王祖华 景谷县永平镇甘蔗站 高级农艺师
323 廖 波 江城县农技推广大中心 高级农艺师
324 李世强 迪庆州土肥站 高级农艺师
325 王建忠 迪庆州土肥站 高级农艺师
326 思红兵 迪庆州植保植检站 高级农艺师
327 杨文光 迪庆州农科所 高级农艺师
328 李江云 迪庆州农科所 高级农艺师
329 李光芳 香格里拉县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330 李云昌 香格里拉县虎跳峡农科站 高级农艺师
331 俞国新 香格里拉县尼西乡农科站 高级农艺师
332 和志相 德钦县拖顶乡农科站 高级农艺师
333 和琼芳 维西县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334 赵仕林 维西县白济汛乡农科站 高级农艺师
335 和云英 迪庆香格里拉县经济开发区农技中心 高级农艺师
336 和立英 维西县土肥站 高级农艺师
337 王顺党 德宏州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338 韩永连 德宏州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339 张碧胜 德宏州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340 肖卫华 德宏州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341 李艳美 芒市土肥站 高级农艺师
342 张宗兴 芒市茶技站 高级农艺师
343 陈应宏 芒市风平镇农技中心 高级农艺师
344 李发正 梁河县植保站 高级农艺师
345 杨素华 梁河县植保站 高级农艺师
346 陈正松 梁河县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347 曹树珍 梁河县茶技站 高级农艺师
348 李继传 梁河县甘蔗技术推广站 高级农艺师
349 杨根海 梁河县甘蔗技术推广站 高级农艺师
350 李庆林 盈江县农环站 高级农艺师
351 杨安华 陇川县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352 张光为 陇川县种子管理站 高级农艺师
353 邓学枫 瑞丽市植保站 高级农艺师
354 王 进 昭阳区永丰镇农业中心 高级农艺师
355 刘平润 昭阳区园艺技术推广所 高级农艺师
356 赵家学 昭阳区园艺技术推广所 高级农艺师
357 马林仙 昭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358 孔敏仙 昭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359 李朝贵 昭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360 刘 萍 昭阳区植保植检站 高级农艺师
361 季天锡 昭阳区北闸镇农业中心 高级农艺师
362 夏 渊 鲁甸县蚕桑产业办 高级农艺师
363 蔡 华 鲁甸县龙树乡农技站 高级农艺师
364 唐兴勇 巧家县大寨镇农业中心 高级农艺师
365 莫美江 盐津县兴隆乡农综站 高级农艺师
366 蒋能武 盐津县落雁乡农综站 高级农艺师
367 杨进荣 盐津县植保站 高级农艺师
368 王升怀 大关县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369 马良武 大关县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370 杨忠国 永善县黄华镇农业站 高级农艺师
371 穆宗友 永善县溪洛渡镇农业站 高级农艺师
372 张如培 绥江县中城镇农技站 高级农艺师
373 钟德卫 绥江县新滩镇农技站 高级农艺师
374 姚洪林 绥江县南岸镇农技站 高级农艺师
375 吴毓飞 镇雄县植保植检站 高级农艺师
376 熊世安 镇雄县植保植检站 高级农艺师
377 张翼亮 镇雄县植保植检站 高级农艺师
378 余美凤 镇雄县经作站 高级农艺师
379 胡 祥 镇雄县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380 陈昌绪 彝良县角奎镇农技站 高级农艺师
381 毛自稳 威信县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382 郭 全 水富县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383 黄毅梅 昭通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高级农艺师
384 和光宇 丽江市农科所 高级农艺师
385 和七生 古城区农环站 高级农艺师
386 刘伟莉 古城区园艺站 高级农艺师
387 朱辉华 古城区植保植检站 高级农艺师
388 王洁清 古城区园艺站 高级农艺师
389 何桂英 古城区金山乡农科站 高级农艺师
390 杨菊良 古城区祥和街道农科站 高级农艺师
391 李铁锤 玉龙县土肥站 高级农艺师
392 余培江 玉龙县园艺站 高级农艺师
393 欧阳有 荣玉龙县植保站 高级农艺师
394 段红英 玉龙县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395 李维培 玉龙县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396 李秀芳 永胜县永北镇农技站 高级农艺师
397 谭思菊 永胜县片角乡农技站 高级农艺师
398 邱映伟 永胜县程海镇农技站 高级农艺师
399 谭志华 永胜县永北镇农技站 高级农艺师
400 高 骅 永胜县蚕桑技术推广站 高级农艺师
401 子志彩 永胜县三川镇农技站 高级农艺师
402 谭思彦 永胜县仁和镇农技站 高级农艺师
403 罗华珍 华坪县园艺站 高级农艺师
404 黄必琼 华坪县园艺站 高级农艺师
405 谢庆聪 宁蒗县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406 张应贵 宁蒗县永宁乡农技站 高级农艺师
407 和时胜 丽江市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 高级农艺师
408 郭宗勇 怒江州水产站 高级农艺师
409 周光良 怒江州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410 杨 贵 怒江州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411 祝建华 怒江州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412 杨 毅 怒江州经济作物管理站 高级农艺师
413 付益剑 怒江州经济作物管理站 高级农艺师
414 张万全 怒江州经济作物管理站 高级农艺师
415 和 平 保山市种子管理站 高级农艺师
416 寸朝文 保山市土壤肥料工作站 高级农艺师
417 字尚永 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高级农艺师
418 王锦艳 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高级农艺师
419 吴建丽 保山市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420 王汝良 保山市水产工作站 高级农艺师
421 赵国斌 隆阳区热作站 高级农艺师
422 董金兰 隆阳区永昌农科站 高级农艺师
423 姚学贤 隆阳区汉庄农科站 高级农艺师
424 何祯国 施甸县农推所 高级农艺师
425 李赛菊 施甸县农推所 高级农艺师
426 段立己 施甸县甸阳农推站 高级农艺师
427 赵明翠 施甸县甸阳农推站 高级农艺师
428 赵 艳 施甸县植保站 高级农艺师
429 杨恩清 腾冲县腾越农技推广站 高级农艺师
430 谷方正 腾冲县种子管理站 高级农艺师
431 黄启锐 腾冲县种子管理站 高级农艺师
432 付金芳 腾冲县种子管理站 高级农艺师
433 段正培 腾冲县农业技术推广所 高级农艺师
434 张月强 腾冲县明光农技推广站 高级农艺师
435 周新孝 腾冲县茶桑技术推广站 高级农艺师
436 张立辉 腾冲县茶桑技术推广站 高级农艺师
437 余世旺 龙陵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高级农艺师
438 黄碧芬 龙陵县农广校 高级农艺师
439 蔺汝龙 龙陵县水产工作站 高级农艺师
440 张香构 龙陵县农业技术推广所 高级农艺师
441 徐翠芬 龙陵县农环站 高级农艺师
442 赖建有 龙陵县碧寨农技推广站 高级农艺师
443 张艳芬 龙陵县龙江农技推广站 高级农艺师
444 鲁红刚 龙陵县龙山农技推广站 高级农艺师
445 周媛香 龙陵县龙新农技推广站 高级农艺师
446 姚新昌 龙陵县勐糯农技推广站 高级农艺师
447 张家媛 昌宁县田园农技推广站 高级农艺师
448 李荣娥 昌宁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高级农艺师
449 白秀琳 武定县水利局灌区管理站 高级农艺师
450 赵振寰 大理州渔业工作站 高级农艺师
451 张应贤 鹤庆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高级农艺师
452 杨美权 云南省农科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高级农艺师
453 侯书斌 云南省农广校 高级农艺师
454 蔡晓琳 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高级农艺师
455 李永平 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高级农艺师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二O一一年十月二十日
2019年测绘、国土、地质中级工程师职称评审通过公示名单出来了!
测绘工程中级职称通过名单:
临城县:赵建宾、孙璐璐、王晓广
沙河市:贾路辉
邢台县:冯小涛、李维奇
市规划局:马立召、魏强、夏军强、刘静攀
孙东昌、高慧清、李上
市人才交流中心:宋文、游豪达、陈鸿超、马忠贺
非公中级职称通过名单:
南和县:要冲
桥东区:孔令壮、张亚杰
市人才交流中心:郭晓峰、霍风龙、李松松、韩丽娟、付永生
地质工程(非公) 中级工程师职称评审通过名单:
南宫市:盖辰星
市人才交流中心:李艳坤、张一龙、刘文涛
国土工程职称评审通过名单:
南宫市:靳艳飞
沙河市:李娜、杜吉祥、高源、甄晓敏、王诺、彭晓旭
邢台县:耿娜
巨鹿县:武子春
临西县:范婧潇
非公中级职称通过名单:
邢台县:李建香、宋九梅、马晓庆、张玉香
以上为邢台市,部门中级职称通过名单,如果说您想获取全部名单,可私我获取全部职称通过公示,不知道人才看了今年的职称评审淘汰原因没有,很多人才都是因为没有提前准备,导致最后各种原因不通过的,在这类我劝您,抓紧时间准备吧,不要因为时间问题耽误自己上报。
2019年环保工程职称评审,你看到职称通过名单了吗?
环保工程中级工程师职称评审通过名单:
市环保局:赵玲、赵子华、徐丁伟、韩立明、窦科彬、李龙、张瑞卿、胡庆刚、张树坤、师晨光、郑萍、徐凤、李梦娟、杨文甫、吴佳丽、乞世翔、王磊、周新超、张宁波、王龙、郎丽景、曹继刚、李国飞、王志芳、郭自广、张晶、韩璐、陈国骅
水业集团:杜颖、于奥辉、王贺贺、关丽芳
非公职称评审通过名单:
开发区:王淑颖、未丽园、甄亚锋、杨春会、杜川播
夏江涛、武丛丛、郝金金、高丽华、乔伟
温丽娟、辛环宇、高月婷、李林
桥东区:李淑婷、张明海、陈志勇、刘海龙、陈丽雪、孙经丹
梁永胜、郭红丽、王晓红、刘振、李向阳
桥西区:武瑞庭、徐柳之
清河县:李亚杰
沙河市:秦康佳、王凯、侯欣凯
邢台县:金振家、睢自珺、张爱军
市人才交流中心:何桂辛、张海燕、闫石、班胜宽、王志刚、赵严、孟宪刚、李永杰、高欣欠、邵娅仁、白雨牧、马秀峰、范盼、牛立磊、刘志远、刘立川、平克明、李海涛、张洋、冯彦星、张华茂、赵琳莉、郭朋强、吴赛男、于倩倩、景爱国、郭子军、李光、李春生、海丽、孙瑞雪、陈志明、任全拥、王卉芳
以上为2019年河北省邢台市,环保工程中级工程师职称评审通过名单,以上为部门名单,如果说您想获取全部名单,可点击扩展链接进行查看,或者直接私我获取全部名单,对了,如果说今年职称评审没有通过,抓紧时间开始准备吧,争取明年通过名单有您的名字。
浙江农林大学怎么样
校园环境很好!。。。
不过离杭州还是有点距离,近40公里!。。
[编辑本段]浙江农林大学
浙江农林大学坐落于杭州西郊有:“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市”,“中国十佳可持续发展城市”之美誉的临安市,是浙江最早创办的高等学府,是浙江省省属重点建设大学。 浙农林大校标以绿色为主色调,由“浙江农林大学”中英文字样、银杏叶、建校年份(1958)三部分组成。采用绿色和银杏叶寓意学校以农林为特色,以培养绿色科技人才、服务现代农业、致力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浙江农林大学校徽 校名中文全称 浙江农林大学
校名中文简称 浙农林大
校名英文全称 ZHEJIANG A F UNIVERSITY
校名英文简称 ZAFU
校 训 求真,敬业
精 神 坚韧不拔,不断超越
学校层次定位 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 校 级 别 浙江省属重点建设大学
发 展 战 略 生态育人,创新强校
学校服务定位 三个面向:面向三农,面向基层,面向社会
[编辑本段]学校概况
浙江农林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浙江省属全日制本科院校,具有52年本科历史。经过52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经成为一所以农林为特色,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农学、经济学、法学、医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综合性重点建设大学。 浙江农林大学大门浙农林大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具有硕士和学士学位授予权,具有招收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资格。 校园占地面积27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近60万平方米。校园按照“崇尚自然,优化环境;因地制宜,特色鲜明;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理念规划与建设。校园与植物园两园合一,是一座集教学、科研、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校园。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1958年, *** 浙江省委决定创办一所高等林业院校,定名“天目林学院”。当年6月,以省林业厅为主,建德地委抽调党政干部,一批知名教授和留学归国学者共同参与筹建。当时确定专业设置为林业、木材采伐与运输机械化、木材机械加工和林产化学加工工艺专业。招生规模400名。 1959年7月,省委、省人委决定,温州林学院与天目林学院合并。 1960年2月,省委决定,浙江农学院、天目林学院、舟山水产学院合并,成立浙江农业大学。 1962年2月,省委决定,天目林学院从浙江农业大学划出,归省教育厅领导,党委工作归省高校党委领导。原属省农科院领导的林科所划归省林业厅和天目林学院双重领导。 1966年9月,省人民委员会同意“天目林学院”改名为“浙江林学院”。 1970年7月,省革委会决定浙江林学院与浙江农业大学合并。 1978年4月,省革委会决定,浙江农业大学林学系改为浙江农业大学天目分校。 1979年2月,国务院批准同意恢复浙江林学院。设林学、林业特产专业,学生规模1000人。 1981年12月,国务院批准浙江林学院为首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6年7月,根据省委、省 *** 指示,浙江林学院由省林业厅主管改由省教委主管。 1997年11月,顺利通过国家教委对该院本科教学合格评价。 1999年5月,学院制订了《浙江林学院十年改革和发展纲要》。 2000年12月,浙江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复同意浙江林学院扩建工程选址临安市锦城镇镇北,按远期建设15000在校生规模设计,总规划用地124.4万平方米(1866亩),总建筑面积43.6万平方米,一次规划,分期实施。 2001年5月,新校区校园总体规划方案通过评审。规划创建功能分区合理的校园总体布局和融建筑、空间、园林绿化及自然环境于一体,校园文化气氛浓郁的开放型、旅游型、现代化的绿色大学。6月6日,新校区一期工程开工建设。 2002年10月8日,一期工程竣工启用。 2003年,学院出台《浙江林学院学校定位与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3-2020)》。 2010年,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第五届第四次会议于1月18号开始在广西南宁广西艺术学院行。1月20日下午举行的议程是针对本科高校升格更名为大学进行投票,浙江林学院高票获通过,正式升格为浙江农林大学。 2010年6月6日,浙江林学院正式更名为浙江农林大学,这也是浙江省唯一以农林学科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 ,省长 *** 分别发来贺信。浙江省政协主席周国富为学校揭牌,省委常委、副省长葛慧君致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渭山出席揭牌庆典大会。[1]
[编辑本段]机构设置
学校的机构设置大致可分为三大系统: 教学单位(二级学院):包括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农林大学环境科技学院、浙江农林大学工程学院、浙江农林大学园林学院、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浙江农林大学人文学院、浙江农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浙江农林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农林大学旅游与健康学院、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浙江农林大学理学院、浙江农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浙江农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浙江农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浙江农林大学体育军训部等。 党群系统:包括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纪委办公室、学工部、学校工会、学校团委等。 行政系统:包括校长办公室、监察室、审计处、学生处、人事处、教务处、设备管理处、科技处、研究生部、计划财务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基本建设处、产业后勤管理处、保卫处、教育发展中心、现代教育中心、图书馆、产业后勤集团公司等。
[编辑本段]学科建设,科研实力
学校有51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4个(林学、园艺、园林、木材科学与工程),省级重点本科专业3个(园林、林学、木材科学与工程),省级重点建设专业9个(植物保护、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管理、生物技术、环境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广告学)。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18门;拥有省级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5个,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授予领域9个,涉及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农学、法学等六大学科门类。 学校现有国家级木质资源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中之重学科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0个,具有副教授职称评审权学科12个,拥有国家林业局林木良种繁育基地1个,省级重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1个,拥有牵头的省重点创新团队4个,省级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2002年来,学院承担科研课题1527项,科研经费累计达1.94亿元。科研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奖25项,其中“刨切微薄竹生产技术与应用”成果2007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同时以主要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竹炭生产关键技术、应用机理及系列产品开发”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多校联动共享共赢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创新与实践”获2009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连续3年获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40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368篇。《浙江农林大学学报》影响因子超过1.0,入选浙江期刊方阵工程精优型期刊群。一批科研成果转化后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编辑本段]省部级重点学科名单
1、森林培育学科(省“重中之重”学科) 2、木材科学与技术(省“重中之重”学科) 3、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省级重点学科A类) 4、森林保护学(省级重点学科B类) 5、森林经理学(省级重点学科B类) 6、林业经济管理(省级重点学科B类) 7、城市规划与设计(省级重点学科B类) 8、土壤学(省级重点学科B类) 9、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省级重点学科B类) 10、林木遗传育种(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
[编辑本段]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1 浙江省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 2 浙江省森林碳汇研究重点实验室 3 省部共建“竹业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第7所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高校) 4 亚热带森林培育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浙江省第3所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高校)
[编辑本段]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1 国家木质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唯一拥有的高校)
[编辑本段]师资队伍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57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980余人,高级职称教师430余人。共享院士2人;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1人;省 *** 特聘教授2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151”人才工程培养计划70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9人;硕士生导师230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省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省高教新秀等12人;享受 *** 特殊津贴专家10人。
[编辑本段]人才培养
浙农林大学子风采
学校面向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9000余人,在校研究生1020人。学校培养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具有“肯干、实干、能干”的品质,素以实际操作能力强、适应面广、综合素质好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位居全省高校前列。2008年教育部正式确定该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优秀。
[编辑本段]国际合作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所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联合培养人才。聘请长期外籍专家43名,长期外籍语言教师50名驻该校任教。
[编辑本段]浙农林大风景
[编辑本段]任领导
党委书记 耿启明 1959年7月---1978年7月 徐炳全 1978年7月---1984年2月 赵学廉 1984年2月---1988年1月 施社模 1988年1月---1988年8月(主持工作) 方心一 1988年8月---1990年10月(主持工作) 林华刚 1990年10月---1992年10月(主持工作) 林华刚 1992年10月---1998年8月 陈敬佑 1998年8月---2009年9月 汤 勇 2009年9月---2010年6月(副书记,主持工作) 宣 勇 2010年6月---至今 校 长 耿启明 1959年7月---1960年11月 赵雨农 1960年11月---1978年7月 王宪恩 1978年7月---1984年2月 戎文治 1984年7月---1987年1月(代校长) 刘茂春 1987年1月---1988年9月(主持工作) 刘茂春 1988年9月---1990年10月 忻士文 1990年10月---1991年6月(主持工作) 忻士文 1991年6月---1992年9月(代校长) 田荆祥 1992年9月---1998年8月 方志刚 1998年8月---2000年7月(主持工作) 张齐生 2000年7月---2008年12月 张齐生 2008年12月— (名誉校长) 周国模 2008年12月—至今
[编辑本段]浙农林大建校初期的五个知名教授
牛瑞延教授(1912—1982),福建崇安县人,193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后赴日本留学。先后任福建农学院、英式大学教授,华中农学院、南京林学院、浙江林学院教授,教务科研处处长。长期从事森林经理的教学科研工作。 林刚教授(1891—1979),浙江平阳人,1921年金陵大学毕业。先后任林业部广西油桐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湖北农学院教授、中国林科院研究员、浙江林学院教授。长期从事经济林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为我国经济林科研的开拓者。著有〈〈油桐十年实验纪要〉〉、〈〈浙江省乌桕品种的优良单株选择调查研究〉〉。 *** 教授(1905—1975),浙江嘉兴人,1932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获硕士学位,先后任南昌大学、安徽大学、北京林学院、浙江林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林木育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朱大猷教授(1901—1968),安徽无为县人,1927年毕业于日本北海道帝国大学。先后任浙江大学讲师,金陵大学副教授、教授、南京林学院、浙江林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森林经理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郑止善教授(1913--1990),江苏武进人,1936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国俄勒岗州大学获硕士学位。先后任浙江大学、东北林学院、浙江农学院副教授,浙江林学院副教授、教授。长期从事木材科学与技术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编辑本段]浙农林大校歌
词:王旭烽 曲:周斌 钱塘澎湃,天目巍然, 桃李不语,桃李不语东湖畔, 松风竹节养育我们情怀, 风华正茂恰少年,恰少年。 同学啊,同学少年, 青春作伴莫等闲, 华夏栋梁材我辈争先, 自强不息天行健。 同学啊,同学少年, 春华秋实我们奉献, 奋发奋发,奋发超越, 自强不息天行健。 同学啊,同学少年, 春华秋实我们奉献, 奋发奋发,奋发超越, 自强不息天行健。 文理通观,东西博采, 银杏参天,银杏参天集群贤, 求索无疆我们笃行致远, 薪火传承不舍昼夜,不舍昼夜。 同学啊,同学少年, 青春作伴莫等闲, 华夏栋梁材我辈争先, 自强不息天行健。 同学啊,同学少年, 春华秋实我们奉献, 奋发奋发,奋发超越, 自强不息天行健。 同学啊,同学少年, 春华秋实我们奉献, 奋发奋发,奋发超越, 自强不息天行健。
[编辑本段]学校发展目标
学校规划到2013年建成以农林学科为特色,理、工、文、管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省属重点大学,2020年成为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
[编辑本段]浙农林大部分优秀校友
1 中科院博士生导师李春阳 李春阳,男,1967年2月出生于浙江省诸暨市。1989年在浙江林学院获学士学位,1991年在东北林业大学获硕士学位,之后在中国林业科学院工作3年,1994年赴芬兰留学。1998年获赫尔辛基大学建校350周年青年研究奖。1999年10月在赫尔辛基大学获博士学位。2001年入选中科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2002年2月回国到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工作。现任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主持植物生态生理与分子遗传实验室,主要从事木本植物的生态、生理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 2 知名学者——王传宽 1983. 浙江林学院林学学士 1989.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生态学硕士 2002. 威斯康星大学生物统计学(Biometry)硕士 2002.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University of Wisconsin)林学博士 职称或头衔: 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研究所所长 国家重点学科 - 生态学科带头人 国家科技部野外观测网站 - 帽儿山生态定位站站长 3 多伦多大学博士后滕元新 2005年,浙江林学院优秀校友、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林学院研究员滕元新博士受聘担任我校客座教授。 滕元新博士1982年从原浙江农业大学毕业,分配到浙江林学院工作。1987年赴加拿大留学,获博士学位,期间曾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林科院担任树木营养专家。以后相继在加拿大国家自然资源部任森林生态及树木营养专家,在多伦多大学任博士后。现主要从事森林生态与树木营养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多次在权威报刊杂志上发表过专题报道和论文。 4 科技标兵——李金昌 李金昌,诸暨人, *** 党员。1984年毕业于浙江林学院。现任诸暨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 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浙江省劳动模范”,“省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省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先进工作者”,“省先进林业科技工作者”,(二届)“绍兴市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称号和奖励。 李金昌同志长期从事林业科研、生产和技术推广工作,是我国著名板栗品种“毛板红”的主要选育者,要林业工作中成绩显著,先后获得9项科技成果,13次获科技奖励,发表学术论文15篇,参加编写专著1部,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 5 病虫害的克星——郎学军 郎学军 建德市林业局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副科长、副主任 高级工程师 成果:板栗产前病虫害综合控制技术研究2003年12月获得省林业局科技兴林一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本人2004年荣获“首届建德市青年科技奖”、“浙江省森防检疫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6 廖永平:根扎在“林”中 廖永平:我校八四届毕业生,“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绿化奖”获得者 7 农业科技突出贡献者郑勇平 我校校友、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勇平荣获“浙江省农业科技突出贡献者”称号,受到浙江省委省 *** 隆重表彰,获奖励20万元。“浙江省农业科技突出贡献者”从2001年开始授予,每5年评审一次。评审活动在省委省 *** 领导下进行,奖励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有力支撑浙江省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的个人。 郑勇平于2000年创办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在短短六年间,森禾已被誉为“中国花卉园艺产业的领跑者”和“中国民族花卉产业的旗手”。郑勇平董事长连续两年获得“中国花卉企业十大新闻人物”称号。会上,郑勇平作为唯一一位企业界获奖代表作了发言。他说,森禾从机制、投入、项目、渠道等方面入手,定位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工作方向,创新品种、革新流程、提升技术含量,开发了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8 “花仙子”让花儿忘了季节 林霞 林霞1993年毕业于我校经济林专业,毕业后分配到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工作。她曾引种蝴蝶兰、红掌、一品红、凤梨、仙客来等这些原本在温州难觅踪影的花卉品种,并使之在温州落地生根。她的一品红、仙客来高山反季节栽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林霞主持的“良种花卉种子种苗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达国内领先水平。 9 浙江农林大学校长 周国模 1961年4月生,男,汉族,浙江诸暨人,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 党员。1982年毕业于浙江林学院林学专业,留校任教;1984年考入北京林业大学森林经理专业,1987年获农学硕士学位。 浙江省重点学科(B类)-森林经理学科带头人,中国林学会理事,中国林学会森林经理分会理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林业系统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林学会副理事长。主持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4项。 主持完成的国际合作项目“退化林地改造的技术和社会经济手段综合研究”分获1999年度浙江省人民 *** 科技进步二等奖、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之一);浙江省“九五”重点项目“集体林区森林经理应用技术体系研究”获2001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浙江开化县杉木人工林经营技术研究”获1991年浙江省人民 *** 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四);“区域森林资源预警系统研究”获2002年浙江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之一);主持的教学改革项目分别于2004年和1993年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 先后在《林业科学》、《自然资源学报》、《水土保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New Forests》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篇,出版科技专著1部。1997年经浙江省人民 *** 批准,被确定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997年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2000年获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2001年获浙江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