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岗位十三级以上待遇
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的等级称号,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一种任职资格,它不是职务。是从事专业技术和管理岗位的人员达到一定专业年限、取得一定工作业绩后,经过考评授予的资格。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事业编级别一共有十三个不同的等级,其中一到四级是正高,五到七级是副高,八到十级是中级,十一级到十三级是初级,不同等级享受的待遇是不一样的
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问题作了以下规定:一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制度、工资构成,需执行国家的统一政策。二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应当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三是国家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利得财富的社会保险制度。
事业单位工资结构主要包括:1.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1)岗位工资:主要将岗位人员个人职责与要求体现出来,专业技术岗位包括13个等级,管理岗位包括10个等级,工勤技能岗位包括5个等级,每个岗位等级对应的工资标准不一样。
2)薪级工资:主要将工作人员个人资历与工作表现体现出来,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设置的薪级一共65个,工人设置40个,每个薪级对应的工资标准不一。
3)绩效工资:主要将工作人员个人贡献与实际成绩体现出来,在具体发放上主要以国家政策进行指导并进行总量调控;事业单位在绩效工资总量核定时按照有关要求进行自主分配。
拓展资料:
事业单位技术职称工资标准专业技术岗位:一级2800,二级1900,三级1630,四级1420,五级1180,六级1040,七级930,八级780,九级730,十级680,十一级620,十二级590,十三级550。其中一到四级是正高,五到七级是副高,八到十级是中级,十一级到十三级是初级。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四条工资支付主要包括:工资支付项目、工资支付水平、工资支付形式、工资支付对象、工资支付时间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
第五条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
第六条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
是否所有单位都有职称工资?职称工资有什么样的标准?
职称工资就是专业技术职称应该享受的待遇,一般事业单位才计算这一项。一般的行政单位里,公务员是不需要职称的,他们涨工资时依靠年限。行政单位里工人是要职称的,但有些具有专业性比较强的如城建、水利、司法、学校里,其中有些岗位则是必须考职称,没有职业资格证书,可能都不让上岗。
如财会人员必须有会计证书,当有一个初级职称,又继续向上一级考的话,被骋认后就可以有职称工资。但根据单位性质不同,类别也不同。
一般工人要考初级工、高级工。财会人员要考会计员、助理会计师等;还有初级经济师、高级经济师、政工员、中级政工师;教师有助教、小高等。每一类都有很多级别以上工作经验,仅供参考。职称最初源于职务名称,在理论上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和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工作成就。
就学术而言,它具有学衔的性质;就专业技术水平而言,它具有岗位的性质。专业技术人员拥有何种专业技术职称,表明他具有何种学术水平或从事何种工作岗位,象征着一定的身份。
职称与相应待遇常常是互相挂钩的,不同职称享受的待遇是不同的。
事业单位职称兑现工资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一、事业单位技术职称工资标准
专业技术岗位:一级2800,二级1900,三级1630,四级1420,五级1180,六级1040,七级930,八级780,九级730,十级680,十一级620,十二级590,十三级550。其中一到四级是正高,五到七级是副高,八到十级是中级,十一级到十三级是初级。
二、什么是职称
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的等级称号,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一种任职资格,它不是职务。是从事专业技术和管理岗位的人员达到一定专业年限、取得一定工作业绩后,经过考评授予的资格。职称制度,是国家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一种评价体系。职称本意指的是职务名称,原先指的是具体的岗位。一般分为员级、初级、中级、副高级、正高级五大级别。可是后来,职称制度逐渐成为学术评价水平的一种标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知识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达到了有关的学术层次。由于职称制度的数量限制,一般来说,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数量不能超过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15%~20%,而岗位占满以后,只有退岗位空缺才能有新的晋升机会。这样即使有相应的学术水平,也只能高职低聘。只要聘不上相应的工作岗位,相应的工资待遇就无法兑现。
【法律依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第五条 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明确岗位类别和等级。
第六条 事业单位根据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岗位。岗位应当具有明确的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如何定级?
一、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薪级工资定级根据:
1、事业单位薪级工资按可计算工龄的在校时间和工作时间定级
2、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薪级工资定级,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
二、薪级工资标准由相应的“薪级”确定:
1、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
2、对工人设置40个薪级;
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而“薪级”需要由“不同级别的岗位上的具体任职限”和“套改年限”两个信息确定。
岗位工资制度是一种与现代企业制度相符合的薪酬管理办法,具有较好的分配激励作用。
扩展资料:
一、薪级工资:
任职年限,是指从正式聘用到现岗位当年起根据实际聘任时间按年度累加计算至2006年的年限(只适用这次工资制度改革)。
工资套改时,在相同等级岗位的任职年限可合并计算。例如研究机构的助理研究员到高校被聘为讲师的,其讲师与助理研究员的任职年限可合并计算。
套改年限=工作年限+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其中须扣除1993年以来除见习期外年度考核不计考核等次或不合格的年限。
二、工作年限:
从本人工作当年起根据实际工作时间按年度累加计算至2006年的年限(只适用这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下同)。
实际工作时间起点按以下原则确认:
1、招工、招干参加工作的,以招工、招干登记表批准的参加工作时间为准。
2、大中专院校毕业分配参加工作的,以分配报到或参加工作登记表填写的时间为准。
3、大中专院校毕业后,经公开考试录用参加工作的,以录用审批表中批准的时间为准。
4、部队转业或退伍的干部、战士参加工作时间以批准入伍的时间为准。
5、国家、自治区及兵团有明确规定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扣除年限是指因表现不好或犯错误受党纪、政纪处分年度考核不定等次或定为不合格的年限,以及请长事假等未参加年度考核的年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薪级工资
专业技术职称工资标准
2019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调整
调整基本工资标准的办法
从 2018 年 7 月 1 日起,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 调整后的岗位工资标准,专业技术人员由现行的每月 1390 元至 4850 元分别提高到每月 1510 元至 6010 元,管理人员由现行的每 月 1390 元至 4770 元分别提高到每月 1510 元至 5910 元,工人由现 行的每月 1360 元至 2010 元分别提高到每月 1480 元至 2250 元;薪 级工资标准,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由现行的每月 215 元至 6355 元分别提高到每月 260 元至 7204 元,工人由现行的每月 185 元至 2047 元分别提高到每月 225 元至 2232 元(调整后的工资标准见附 表 1 至 3)。
2022正高级职称工资表
2022正高级职称工资表如下:
一、基本工资:
1、岗位工资:体现工作人员所应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分为:专业技术岗位(设13个等级)、管理岗位(设10个等级)和工勤技能岗位(设5个等级),每个岗位等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
2、薪级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
一、基本工资:
办事员2800元;科员3000元;副科级3100元;正科级3300元;副处级3600元;正处级4000元;副厅级4400元;正厅级5000元;副部级5500元;正部级6000元。
办事员三周年按科员对待;科员五年按副科级对待;副科级十周年按正科级对待;正科级十周年按副处级对待;副处级十周年按正处级对待;初次套改以累计年限对应的职务待遇确定基本工资。
二、工龄工资:
每年60元,以虚年计算,按月发放。三年一调。
三、奖励工资:
每月300元,年度考核不合格者次年1月停发,直至考核合格的次年1月继续发放。三年一调。
四、补助工资:
1、车补,随工资每月发放,标准=基本工资除以5,逢一进十。
2、取暖补助,一年发放一次,标准=基本工资除以3,逢一进十。
3、出勤补助,正常上班每天30元,无顾不至每日扣发30元,经单位领导批准的病假、事假和国家规定的节假日等0元。三年一调。
4、山区补助,农村和山区公务员享受山区补助,标准=基本工资除以10,按月发放,三年一调。
5、地区差别补助,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地区差别工资。
除养老、医疗补助按现行政策执行外,公积金、独生子女费等一切现行补助全部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