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退休后还有用吗
职称退休后还有用吗?
职称并不是只有在职的时候有用,实际上即使退休了,职称也是有作用。退休时,职务、职称的高低,决定了基础工资的多少.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1、职称是一种荣誉的象征
职称一般都是初级职称、中级职称、高级职称(更多时候只是副高级别,正高职称很难获得),对于一些其他特殊职称了解很少。比如:教师中的特殊存在——终身教授,学校中的特殊存在——名誉院长,这类的职称作用并不是很大,所体现的是一种尊重与感谢,更多时候是一种荣誉的象征。
2、职称是能力的体现
很多人认为职称没有用了,是因为职称是能力的体现,而退休后就不需要能力了,已经没有意义了,但是他们忽略了一种情形:再就业——返聘或者重新找工作。
职称最初源于职务名称,理论上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标志。是由国家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能力、业绩进行评价和认定后,赋于的资格。而且具有较高的社会认可度,尤其是在这个人才流动非常大的社会上,走到哪里都带着一个国家认可的标志。
3、职称对于退休工资也是有影响的
很多地方在近几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时,都会对在办理退休手续前获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且被实际聘用的企业退休人员,在普调基本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另行增发一定数额的基本养老金 。故在这些地方,退休人员原有的高级职称还是有用的。
退休了,职务和职称还有用吗?
如果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在以前的时候,职务和职称非常有作用。2014年10月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职务和职称的作用在逐步弱化。不过未来仍然会持续有作用,时间可能长达几十年。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老办法中职称的作用
2014年10月之前的退休待遇老办法,是按照本人的基本工资乘以退休工龄确定的计发比例,再加上职务职称确定的退休生活补贴数额。
实际上2014年10月的基本工资水平非常低,一般只有1000到2000元。这种情况下,退休工龄确定的计发比例只是从70%到90%,相差三四百元最多。
但职务职称确定的生活补贴数额是完全一致的,而且级差也很大。副高级职务和中级职称相差五六百元是非常正常的。
所以,以前的时候出现过很多退休人员,喜欢在退休前突击提升职称待遇。这样能够关系到退休后永久的养老金。
新办法退休待遇计算公式导致的职称职务影响退休待遇弱化
新办法退休待遇是包含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职业年金四部分的复杂计算公式。
这时候养老金的提升就要通过提升本人的缴费基数来影响四部分的各种待遇了。
由于机关事业单位缴纳社保基数一般都比较高,通过提升职称、职务增加的那一部分缴费基数提升,导致养老金提升效果很小。而且最重要的是还跟缴费年限有密切关系。专业技术人员八级职称和七级副高级职称相差仅仅340元左右,即使职称提上去一年增加的养老金不会超过十元。
所以,职称职务对于养老金的影响就大大弱化了。
不过,这只是2014年10月新参加工作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职务职称对养老金的影响。
对于2014年10月之前已经参加工作的中人,职务和职称影响还是蛮大的。
因为,之前参加工作的中人,他们的职务职称确定了,视同缴费指数的高低。依据山东省的视同缴费指数计算公式,退休时的职务职称,能够决定其职称指数和调节指数。如果退休时职务提高了,这样我们的相应指数就会大大提高,从而影响养老金待遇。
另外,2014年10月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还有用人单位发放的住房补贴和一些没有取消的奖励等待遇仍然会继续发放。这一部分补贴和待遇,都是跟职务职称相挂钩的。
所以,目前来看,职务职称仍然非常重要,对退休待遇影响仍然非常大。
职务与职称可以决定工资的高低多少。但是,只有在没退休时!
职务与职称实际上就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等级的一种称呼,简称职务或者是职称,与工资报酬挂钩。分为员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副高级教师和高级教师五种称呼。其对应的岗位工资级别分为十三个级别。同时,它还是确定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多少的主要依据之一。可以说,其影响范围触及到工资的方方面面。因此,可以这样说,职称(职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
但是,如果你退休了,无论是“老、中、新”人,现在,都已经不再按照职称(职务)等级确定养老金的高低了。
理由是什么呢?
虽然退休人员没有按照职务(职称)调整工资,但是,在连续不断地提高他们的养老金情况下,有的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的绝对值要高于个别在职教师每一年调整的数额。某13教龄在职教师,2018年7月1日提高了150多元,薪级提高了50多元,而某退休教师调整的工资是240多元。也就是说,在退休之后,无论职务(职称)有没有用,只要随着经济 社会 的发展,年年都有一些适当的提高,也是非常不错的。
结语:
职务(职称)在一个人之后就已经完成了使命。
退休之后和退休之前是完全不同的阶段了。
退休了以后,职务和职称在某些方面已经基本没有影响,但在某些方面还是非常有用的。
在养老金上职务和职称就不再有直接的影响
在2014年10月以前,也就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以前,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后的退休金是按照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的 ,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这种计发方式下, 只要退休前能够将职务或者职称提上去 , 工资涨上去后退休后的待遇就能有明显增加 。这个时期职务和职称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因此也出现了不少为了解决待遇问题而临退休前提拔的情况。
而在养老保险改革后,退休后的养老金按照公式计算的,主要的影响参数是 缴费工资和缴费年限 。因此如果职务或职称高的话,缴费工资肯定更高,退休后的收入也会更高。 但在退休前几个月提拔这种方式,因为时间短,对于退休后的养老金影响很小。
但在其他方面, 只要能够达到一定的级别 ,比如省部级官员或者中科院院士,在退休后食宿、医疗、交通等方面还是能享受到特殊照顾的。
职务和职称对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 老人 ”和“ 中人 ” 退休工资 是大有作用,可以说职务和职称直接影响到“老人”和“中人”的到手工资。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为何分“老人”“中人”和“新人”呢?
企业职工早在上世纪末就实行了养老保险制度,而机关事业单位一直实行原来的退休制度,被称为“双轨制”。2015年,我们国家作出了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将双轨制并轨。改革时间自2014年10月开始,改革过程中遵循 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 。
老人: 是指 2014年10月前 已退休的人员,他们原待遇维持不变,并参加今后的待遇调整。
新人: 是指 2014年10月后 新参加工作的人员,他们将来退休时,基本养老金为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之和。
中人: 是指 2014年10月前 参加工作、2014年10月后退休的人员,可以说是目前数量更大的群体。
职务、职称影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老人”和“中人”到手的工资
退休人员的工资 “老人”“新人”和“中人”,是可以直观的看出职务和职称直接影响到“ 老人”和“中人”的退休金金额 。但对于改革后的“新人”确没有任何的关系。
职务和职称,对于企业单位的职工退休是否有影响呢?
企业单位的职工可以说是我国更大的群体,2014年之前国家对于具有高级职称的退休人员在 养老金调整上有特别倾斜和照顾 ,但2014年之后国家对这类人群不再特别照顾。目前,只有部分城市,如厦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之前,在本市获得高级职称或在外地获得高级职称并经本市人社部门确认,且被用人单位实际聘任一年以上的参保个人,其用于计算过渡性养老金的缴费指数按《厦门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第35条规定提高“0.25”后仍低于“2”的,按“2”计算;高于“2”,按实际数计算。
退休了,职务和职称还有用吗?
还有用。
退休了,从表面来看职务巳经免去了、职称也巳经没有续聘,好像巳经没有用了。可事实上由于在职时由职务和职称晋升的工资级别而带来的养老金待遇会跟随一辈子。
行政单位的职务有13个等级,而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职称有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岗位13个等级。
在职时,无论是有行政职务的人员,还是有技术职称的人员,都是按照岗位级别来套取工资待遇的。这个级别是他们每次工资调整的杠扦和标尺。职务、职称越高,工资也就水涨船高。
养老保险制度并轨以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都是根据本人的综合工资标准,按照统一的缴费基数和比例来缴纳社保费用的。养老保险所遵循的原则是缴费基数越高,缴费工资越多,领取的养老金也越多。通俗地说,职务、职称越高,享受的工资待遇越高,因此缴纳的社保费用也越多,计算的养老金也就越高。由于养老金基数高,退休以后每次养老金上调时,养老金的增加额也更多,要一直享受一辈子。
从这个角度来说,仅管退休了,但职务和职称将使他们享受一辈子。
楼主您好,退休以后职务和职称还有用吗?实际上退休以后职务和职称肯定是没有用的,因为这个职务也好还是职称也好,都是属于原工作单位聘用以后可以获得相应的待遇,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你是一家企业单位的在职职工,那么你拥有相应的职务,比如说你是什么科室的主任,还有拥有相应的职称,比如说你是什么高级工程师或者是高级经济师之类的。
那么你所对应的职务工资,包括你的职称工资,就会有所在的企业单位来给你发,放你获得的待遇,相应的比起那些没有职务和没有职称的人员,工资待遇应该会高一些,但是我们在办理完成退休之后,因为你已经跟所在的原工作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所以说不再享受原有工作单位的相关待遇,所以说职务也好还是职称也好,都已经没有任何的作用了。
再加上我们在计算养老金的过程中,如果是企业单位退休下来的职工,那么是不考虑职务工资和职称工资待遇的,也就是说它会根据你实际养老保险的参保年限和你本身平均的缴费指数来决定最终养老金的待遇,所以很有可能,你即便是有职务的人员,退休之后所获得养老金的待遇,跟这种没有职务退休人员所获得养老金的待遇是一致的。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退休后,职务和职称都是有用处的,相较而言,职称更有用!
首先在职时的职务和职称决定了退休后的工资标准。在职时的职务越高,职称越高,退休后的工资也就越高。
其次在职时有一定级别的职务和职称,退休后仍然保留一定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比如市里有一个老干局,就是负责管理离退休老干部,落实离退休老干部待遇的,经常会组织一些活动。市委、市 *** 在一些大的方针政策施行前也会咨询老干部意见。
职务在退休后基本就是以上这点用处,但职称可不止这些。退休后如果你有职称,你仍然可以从事这个专业技术方面的工作,而且很容易找到这方面的工作,特别是一些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可以从事相关专业方面的咨询、指导等等方面的工作。很多具有高级职称的人进入评标专家库,退休后仍然可以参与评标,议标。这样的经验极其丰富的专业技术人才,在刚退休的那些年,又有精力,是很能发挥作用的!
总而言之,退休后职务有一些用处,退休的职称特别是高级职称更有用处!
退休了,职务和职称还有用吗?
我很高兴并愿意回答这个问题,没退休前当然职称和职务都很适用,你想有个光鲜亮丽的职务和职称让人高看,各种待遇也都优先优惠,甚至倍受领导器重,那该多风光啊!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就慢慢的熬到了退休,退休了给你精神上代来了一种无情的打击,因为你再也回不过去那种上班时所享受的职务,靠边站了,是一个无人问津的人,离开了岗位,什么职务职称都毫无意义,只能是工资上能有所体现,其它的就跟你毫无关系,其实就等于被遗忘在角落里的人一样,你也就放下你的职务名称吧,谁还称呼你干什么。回到家里和老婆孩子好好过日子就行了,把心放宽些,不要想着过去,好汉不提当年勇,有些人上班习惯了,突然退休了还有些不适应,心里抓耳挠腮的不好受,你要想想你正式退休可比下岗的要强一百倍。
以上就是我对于你提出问题的回答,只是个人看法,若有不对请批评指正。
人到了退休年龄,就是一种新的生活开始!千万不要把一个人的退休看成是养老,安逸度过余生!一个人一生精力旺盛充沛活力时期都献给了事业,也是为了今后美好的生活,那么,退休生活就是你要用努力工作拼命赚钱来奠定这个基础的。所以,退休前的职务和职称只是你年轻工作时的代名词,到了退休是工作到站了,你将乘上来往另一种享受美好生活的新列车,在这趟列车上,不再有领导和被领导者,没有高级职称还是一线职工,没了职场上的优劣好坏之分,只有谁更好滴享受美好退休生活!不要留恋工作的荣耀和光环,退休就是回归人的更具自然性的新生活,尽情享受大自然馈赠我们的另一种幸福快乐生活!
职务职称还可以拿去领高工资,还想高朋满座,想吃饭不要钱,什么都不要钱,全部是国家免费,还领很多很多的工资,专制下的特权干部多优越。就是没有能力挤公交车了。
职称退休后还有用吗?
很多人认为职称只是在职的时候有用,实际上即使退休了,职称也是有作用。
1、荣誉的象征:无论是初、中、高级职称,还是其它比较特殊的、难以获得的职称(特殊人才职称、终身教授职称、名誉院长等),更是一种荣誉的象征;
2、能力的体现:退休后的返聘、再就业都需要职称来证明个人能力;
3、退休金的增加:新旧养老保险交际时间段参加工作的人员,退休时会根据职称高低有专门的计算方式。
一、职称是一种荣誉的象征
我们平时所了解接触的职称,一般都是初级职称、中级职称、高级职称(更多时候只是副高级别,正高职称很难获得),对于一些其他特殊职称了解很少。
比如:教师中的特殊存在——终身教授,学校中的特殊存在——名誉院长,这类的职称作用并不是很大,所体现的是一种尊重与感谢,更多时候是一种荣誉的象征。
很多特殊的职称的评选也不是我们所了解的那样,一般是通过特殊形式奖励给做出特殊贡献的人,这样的职称不仅稀少,而且很难获得,但是一旦获得以后就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荣誉。
二、职称是能力的体现
很多人认为职称没有用了,是因为职称是能力的体现,而退休后就不需要能力了,已经没有意义了,但是他们忽略了一种情形:再就业——返聘或者重新找工作。
退休了不代表工作的结束,只能代表达到了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但是还是可以选择继续工作。可以自主创业,可以被公司返聘,可以寻找新的工作。
这个时候对于陌生的企业来说,自己的职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企业通过职称来判断个人能力是否达到了标准。
举个例子:
一个55岁退休的女教师,又不想闲下来,准备加入个培训机构。
问题来了,对于培训机构而言,这个55岁老师的能力怎么样?能不能带好高三学生冲刺?不能砸了自己培训机构的牌子。
这个时候,退休女教师拿出高级职称证书,自然就能说明一切了。
三、职称对于退休工资也是有影响的
2014年以前,退休的时候如果具备副高职称,每个月的退休津贴是要比其他人多上好几百元。职务职称不同的情况下,退休以后拿到手的退休金明显有着差距,这也说明职称和养老金是挂钩的。
还有个视同缴费指数的高低,如果是2014年10月之前参加工作的人,退休的时候,其职称会决定其职称指数以及调节指数,从而影响退休养老金的计算方式。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10月养老保险改革后,一些单位依然继续发放一些津贴补助,比如住房、奖励等,这些依然是和职称挂钩的。
2014年10月机关事业单位实施了新的养老保险制度,职务职称的作用在逐步弱化。
退休之后,职务和职称还有作用吗?你怎么看?
在职时,无论是有行政职务的人员,还是有技术职称的人员,都是按照岗位级别来套取工资待遇的。这个级别是他们每次工资调整的杠扦和标尺。职务、职称越高,工资也就水涨船高。养老保险制度并轨以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都是根据本人的综合工资标准,按照统一的缴费基数和比例来缴纳社保费用的。养老保险所遵循的原则是缴费基数越高,缴费工资越多,领取的养老金也越多。通俗地说,职务、职称越高,享受的工资待遇越高,因此缴纳的社保费用也越多,计算的养老金也就越高。由于养老金基数高,退休以后每次养老金上调时,养老金的增加额也更多,要一直享受一辈子。
所对应的职务工资,包括你的职称工资,就会有所在的企业单位来给你发,放你获得的待遇,相应的比起那些没有职务和没有职称的人员,工资待遇应该会高一些,但是我们在办理完成退休之后,因为你已经跟所在的原工作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所以说不再享受原有工作单位的相关待遇,所以说职务也好还是职称也好,都已经没有任何的作用了。在职时有一定级别的职务和职称,退休后仍然保留一定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比如市里有一个老干局,就是负责管理离退休老干部,落实离退休老干部待遇的,经常会组织一些活动。市委、市 *** 在一些大的方针政策施行前也会咨询老干部意见。
再加上我们在计算养老金的过程中,如果是企业单位退休下来的职工,那么是不考虑职务工资和职称工资待遇的,也就是说它会根据你实际养老保险的参保年限和你本身平均的缴费指数来决定最终养老金的待遇,所以很有可能,你即便是有职务的人员,退休之后所获得养老金的待遇,跟这种没有职务退休人员所获得养老金的待遇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