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信息与工程学院院长是什么级别?
浙江大学的学院院长行政级别并不高。处级干部。但是他们这些人是不看这个的。他们都是专家。走职称的。浙江大学的院长最起码是专业技术4级。专业技术4级的待遇要比处级高的多。
职称是什么
职称(Professional Title)最初源于职务名称,理论上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就学术而言,它具有学衔的性质;就专业技术水平而言,它具有岗位的性质。专业技术人员拥有何种专业技术职称,表明他具有何种学术水平或从事何种工作岗位,象征着一定的身份。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职称,指的是专业技术职务。
职称最初源于职务名称,在理论上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和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工作成就。就学术而言,它具有学衔的性质;就专业技术水平而言,它具有岗位的性质。专业技术人员拥有何种专业技术职称,表明他具有何种学术水平或从事何种工作岗位,象征着一定的身份。在目前中国的现状下,职称主要代表社会地位,有高职称的人享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和福利待遇,与实际技能未必有直接关联。职称通过申报、评审,由主管部门授予,一般认为决定是否授予职称是由主管部门领导决定,评审主要是形式。职称授予 *** 可参见新语丝网站2011年3月4日刊发的《浙江大学有必要公开一下职称评审全过程》一文。
职称分为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助理级、技术员级5个级别。其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播音、卫生技术、农业技术、档案、文物博物、图书资料、群众文化、技校教师、经济、会计、统计、审计、工程技术、计划生育、党校教师系列(专业)设5个级别。
高校教师、新闻、科学研究、出版、教练员、翻译、艺术系列、律师、公证系列(专业)设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助理级4个级别。公证系列(专业)职称评定现已取消。
中小学教师设副高级、中级、助理级、员级4个级别。
1.技术员级职称:
(1).中等专业学校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一年以上。
(2).其他符合评定条件人员。
2.助理级职称:
(1).硕士研究生毕业,可直接初定。
(2).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一年以上。
(3).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三年以上。
(4).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取得员级职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四年以上。
(5).其他符合评定条件人员。
3.中级职称:
(1).博士研究生毕业,可直接初定。
(2).硕士研究生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三年以上。
(3).大学本科毕业,取得助理级职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四年以上。
(4).大学专科毕业,取得助理级职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四年以上。
(5).其他符合评定条件人员。
4.副高级职称:
(1).博士研究生毕业,取得中级职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两年以上。
(2).硕士研究生毕业,取得中级职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
(3).大学本科毕业,取得中级职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
(4).其他符合评定条件人员。
5.正高级职称:
(1).大学本科以上毕业后,取得副高级职称,并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
(2).其他符合评定条件人员。
凡符合上述申报条件的人员,还必须遵纪守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在本专业岗位上做出显著成绩,且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职称评审对象及申报条件总结
初级职称:应届毕业生或在校大学生均可申报初级职称评定。
中级职称:需要取得初级职称满4年,本科毕业5年以上者可以申报中级职称评定。
高级职称:需要取得中级职称满5年,本科毕业10年以上者可以申报高级职称评定。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发的是浙大毕业证吗?学费怎么样?
不是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是独立院校,发自己的毕业证,和浙大的不一样。因为是之前的三本院校,学费比较贵,一学期都要一万以上。
截至2020年2月,浙大城市学院共有南、北两个校区,占地1000多亩,校舍面积51万余平方米;设有9个二级学院(分院)以及浙大城市学院怀卡托大学联合学院,与美国罗马琳达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共建国际健康科学中心。
并与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共享办学资源,开办37个本科专业;共有教职工990余名,全日制本科生11600余名,与浙江大学等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10余名。
扩展资料:
师资队伍
截至2018年12月,浙大城市学院共有专任教师712人,其他外聘教师155人,生师比15.73:1。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249人,硕士379人,博士比例达34.97%;
具有正高级职称96人,副高级职称247人,高级职称人数比例达48.17%;具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享受国务院 *** 特殊津贴、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共计2人,浙江省“151”人才25人,杭州市 “13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及相当级别以上50人;
入选杭州市全球引才“521”计划2 人,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浙江省钱江人才C、D类项目2人、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0人、 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3人。
正高职与教授有什么区别
一、教授是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师的更高级学衔,教授为大学教师职称的更高级别。
二、正高职称是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中更高的级别,与教授级别相当。
另附:(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申报评审教授职务任职资格:
1.博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七年以上,取得副教授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副教授工作五年以上;
2.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十三年以上,取得副教授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副教授工作五年以上;
3.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取得副教授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副教授工作五年以上;
4.参加工作后取得本专业和相近专业的上述相同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累计达到上述规定的相应年限,取得副教授任职资格,并在职后取得达标学历后从事副教授工作五年以上。
教授:
具有本学科广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基础,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能及时掌握国内外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前沿动态,具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和系统的研究成果,具有学术造诣,具有提出本专业新的研究方向和开拓新研究领域的能力。
科研条件
(一)申报晋升教授职务任职资格,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独撰或为之一作者的高水平学术论文,专业课教师十五篇以上,公共基础课教师十三篇以上,其中,在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专业课教师六篇以上,公共基础课教师五篇以上;
2.公开出版十五万字以上高水平的学术专著或获得省(部)级优秀教材二等奖的教材或规划教材(任主编、之一副主编)一部,或本人承担十五万字以上撰写任务的具有高水平的合著一部,且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八篇以上,其中在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独撰或为之一作者的学术论文三篇以上;本论文由论文发表直通车
3.主持完成具有重要学术意义的国家级科研项目,或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两项或市(厅)级科研项目三项,且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八篇以上,其中在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独撰或为之一作者的学术论文三篇以上;
4.获得国家科技进步或自然科学或科技发明等奖励,或获省(部)级一等奖一项或省(部)级二等及以上奖两项,或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以上奖,且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独撰或为之一作者的学术论文三篇以上;
5.在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六篇以上,其中所发表的独撰或为之一作者的学术论文被SCI、SSCI收录四篇以上;
6.从事科技开发、科技成果转化或科技推广取得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且为学校创造经济效益80万元以上,或在文化、教育、卫生、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较为显著的社会效益并得到学校和省(部)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认定,且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独撰或为之一作者的学术论文四篇以上。
(二)中学教师正高级职称评审条件
第二条思想品德标准
拥护中国 *** 的领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规章制度,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模范遵守师德规范,敬业爱岗,教书育人,勤于进取。
第三条知识水平标准
系统掌握教育教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准确把握现代教育教学的理念,具有深厚的任教学科课程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国内外本学科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最前沿的学术成果,善于吸收最新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并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
第四条专业能力标准
具有很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对本学科课程的教育教学 *** 有创新性的改革;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教学科研能力,在本学科领域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及其他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具有很强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教学拓展能力和育人能力。
第五条业绩成果标准
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胜任中学各年级循环教学,教学业绩显著,教育艺术精湛,形成富有个性的教育教学风格;积极发挥推动本地区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作用,在本地区教师队伍中有很高的威信;主持并承担完成本专业高层次的科研项目,在教育思想、课程改革、教学 *** 等方面取得创造性成果;德育工作有明显成效,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发展等方面起到指导者和引路人的作用,在学生中有较高的威望和感召力;指导青年教师、培养骨干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工作有较明显的成绩;公开发表或出版本专业的论文、论著,并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
浙江大学林玮通过正高评选吗
没有通过。
新闻传播专业出身,出入文艺美学行当。博士阶段开始关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相关美学问题;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媒介融合、审美教育相继跃入视野。研究兴趣兼及文化发展、生活美学和审美思想史问题。
在北京师范大学获得文学传播学、法学学士,文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与美国杜克大学东亚系联合培养博士。现任教于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是影视艺术MFA和视听传播学两个方向的硕士生导师,也是影视与文化创意产业和影视传播与媒介美学两个方向的博士生导师;此前则在浙江大学、台湾世新大学先后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和全面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两项,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署名第二,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一等资助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全国高校 *** 教育名师支持培育计划,是若干全国重点中、小学的美育课程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