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煤炭经济职称论文,内蒙古煤炭经济期刊

2024-06-05 内蒙古职称评审网 18
A⁺AA⁻

内蒙古煤炭经济杂志能发表中级职称论文吗

内蒙古煤炭经济职称论文,内蒙古煤炭经济期刊

内蒙古煤炭经济,符合收稿范围方向的文章都是收的,至于中级职称论文,要看您单位的要求是怎么样的,对刊物的要求,以及这本书目前的出刊时间是否符合单位的交材料时间

论文发表可提供咨询 q而巴斯而领久三七领四

微信号:jy00200200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我国煤炭开发的安全和综合利用对策思考

严良 洪文志

(中国地质大学,湖北武汉,430074)

我国国土幅员辽阔,从总量上看,煤炭资源十分丰富。据国土资源部有关部门反复计算和论证,截至2002年底,已探明可直接利用的煤炭储量1886亿吨,人均探明煤炭储量145吨。另外,包括3317亿吨基础储量和6872亿吨资源量共计1万多亿吨的资源,可以留待后人勘探开发。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得国民经济发展不断加快,但是在开发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煤炭企业的安全和利用结构上。

一、我国煤炭行业安全和利用的现状

(一)我国煤炭行业的安全问题

煤炭是中国的基础工业,也是生产事故最多的行业之一,屡屡发生重大灾难性恶性事故,给家庭、企业和社会带来重大灾难,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成为国民经济稳步快速发展的隐患之一。

据统计,中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是世界主要产煤国煤矿死亡总人数的4倍以上,百万吨煤的事故死亡率是美国的160倍,是印度的10倍。2005年,阜新孙家湾煤矿2·14特大瓦斯爆炸死亡214人,2.15云南曲靖松林村煤矿瓦斯爆炸死亡28人,3·9山西交城香源沟煤矿瓦斯爆炸死亡28人,3·19山西朔州细水煤矿瓦斯爆炸死亡72人……一起起重大事故震惊了国内外。每年因安全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初步测算在1000亿元以上,加上间接损失达2000多亿元,约占GDP的2.5%。

从个人安全来看,中国的职业病危害也十分严重。近年来每年新发职业病例数均在万例以上,并逐年上升,增长率超过10%。据中国工程院的研究报告表明,中国每年因各类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500亿元以上,约占GDP的2%以上。

(二)煤炭的利用结构单一

由于煤炭生产受地质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经济运行中很容易出现效益下降或亏损的局面。更重要的是煤炭的利用单一,忽视了相关共伴生矿的开采和利用,导致效益低下。为保持煤炭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需要建立相关补充产业。开采和加工矿产品是煤矿的产业优势,以开发利用共伴生矿产作为煤矿的补充产业是一条有效可行的途径。

二、我国煤炭行业安全和利用的对策分析

(一)汲取国内外经验,加强安全生产

1.美国煤矿安全生产的管理经验

美国是世界产煤大国,历史上重大恶性事故也曾多次发生,年死亡人数曾达3000多人。但经过严格的治理整顿,美国煤矿安全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已成为美国最安全的行业。

(1)加大安全投入,严格安全管理。美国 *** 对煤矿安全科研工作的投入很大。联邦 *** 每年拨一定数目的款项用于科研工作,其中一半以上用于支持煤矿安全和保健科研项目。

另外,美国除国家有完整的安全监察体系外,各州 *** 也设有负责矿山的安全人员。他们和联邦 *** 的监察人员密切协作,相互支持。矿业总公司也有自己的一套业务保安系统,管理人员有严格的职责范围,各司其职,分工明确,每个人的职责、权限及上下级的关系都有明文规定。矿长、工长都必须经州 *** 一级机关考核,发给证书,才能在本州煤矿任职。

(2)实行全员强制性安全培训。美国对煤矿的管理人员和矿工的安全培训非常重视。如1983年美国重新修订的《矿山安全规程》对安全健康培训作了详细规定,并必须接受安全基础知识的培训和法规的教育,矿工培训时间不少于40小时,才能上岗工作,在有经验的矿工带领下,实习半年后才能独立工作。除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外,每个煤矿都把安全贯彻到一切工作中,还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活动。此外,美国煤矿主还每年提供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资助矿工继续教育和培训,以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实际技术能力和防灾、救灾能力。

(3)矿工参与安全管理。美国煤炭公司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煤矿管理风格的特点是开明和开放。美国的管理作风是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如果矿工对管理人员有意见,可以向他的队长投诉,队长有责任处理这类问题,必须在24小时内给予解决。

(4)工会参与安全管理。工会组织设有专人对矿山随时进行安全监督。美国矿工工资也是由联合矿工工会等代表工人与资方煤矿经营者协会谈判商定的,并规定了井下工人在地面脱产培训的标准工资。联合矿工工会还和煤矿经营者联合建立了煤矿工人培训教育基金。

(5)强制执法。为了安全,企业花巨资购买安全设备。对于不合标准的小煤矿,强制关闭。安全状况大为改观,死亡人数不断下降,事故和职业病造成的损失大大减少。

2.汲取国外经验,加强我国煤炭行业安全管理

一般来说,依靠科技进步,创造本质安全化的作业条件和作业环境,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必然选择。为此,我们应该借鉴国内外经验,建立安全生产理论体系,包括建立安全生产理论体系、安全生产技术保障体系和科学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1)树立预防为主的理念,加强检查和培训。我国监察部门应经常性地、不定期地、随机性地深入煤矿企业,进行安全检查,而不能只限于事故后追查原因、追究责任。应树立预防为主、防范为主、消除隐患、杜绝事故的观念。美国矿山安全与健康监察局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监察重要,培训比监察更重要。对参观者也毫不例外,凡入井者都接受一次安全教育,并签字保证执行。各矿业公司有自己的安全培训中心,并设有模拟工作面和各种设备,对职员和工人进行定期培训,以适应生产和安全的要求。

(2)加强国家监察队伍的建设并提高业务和执法水平、装备水平。依法行政和依法监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方式。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对造成特大事故的责任人给予严肃处治,依法追究行政和法律责任。

然而,目前我国监察队伍整体状况不甚理想,队伍整体业务素质不齐,专业门类不全,有的人员半路出家,不懂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监察执法水平还不到位。为此,加强国家监察队伍的建设刻不容缓。

(3)实行严格的逐级负责制。企业要严格实行逐级负责制,明确各级的安全责任并落实到人头上,各司其责,分工明确。每个人的职责、权限及上下级关系,都应有明文规定。

(4)建立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和安全物态文化。2005年2月28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强调加强安全生产要重视五个要素,之一个要素就是安全文化。从文化的形态来说,安全观念文化是安全文化的精神层,安全行为文化和安全管理文化是安全文化的制度层,安全物态文化是安全文化的物质层。我们应运用各种有效的安全文化建设手段,通过班组及职工的安全文化和现代的管理经验来建立安全文化模式。

(二)加强煤矿综合资源的开发利用

1.我国煤系共伴生主要矿物种类及赋存概况

煤系共伴生主要矿物种类有:高岭土(岩),我国煤系高岭土(岩)资源量很大,现已探明的储量达16.73亿吨;石膏,目前预测我国煤系共生石膏储量达115.7亿吨,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石膏探明储量的总和;石墨,现已探明煤系中石墨资源储量达5251.64万吨,占世界已探明石墨资源量的40%以上;硫铁矿,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煤系硫铁矿保有储量为34.64亿吨;还有油页岩、膨润土等等。这些煤系共伴生主要矿物种类繁多,如果能够进行综合资源开发利用,不仅可以取得经济效益,而且还能带来环境、安全和资源等多重效益。

2.煤矿综合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资源效益

开发利用煤矿共伴生矿物,经济效益是显著的。据测算,建年产3000吨用高岭岩生产4A分子筛加工厂,约需投资500万元人民币,投产后年利税可达700万元人民币,2年后即可收回投资;建年产5000吨用膨润土生产活性白土加工厂,投资约需500万元人民币,年利税可达280万元人民币,投产后2年就可收回投资。煤矿可以根据本矿共伴生矿物资源的具体条件,有选择地逐渐形成规模,成为煤矿的补充产业,对保持煤矿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同时,对煤矿进行综合资源开发,还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并可以减少矿井瓦斯向大气中的排放量,从而减少煤矿瓦斯事故的发生,充分发挥社会效益。

3.煤矿综合开发利用的实施

煤矿综合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效益十分显著,我们应将共伴生矿物的开采、煤层气开发列入生产计划,使煤炭开采与其伴生矿物开采及煤层气开发协调有序地进行。

首先应加强煤系共伴生矿产开发利用方面的科研工作。 *** 有关部门对煤矿开发利用共伴生矿产也应给予鼓励,并给予一定的经济扶持和政策优惠。地质勘探部门在勘探煤炭资源中要将共伴生矿物的勘探与煤同等对待,为煤矿综合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可靠的依据。煤矿设计部门应考虑共伴生矿物的开发利用问题,并在设计中予以体现,为煤矿建成投产后的综合资源开发提供保证。

三、深化改革,加强煤炭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增强煤炭企业管理能力

当前,我国煤炭产业正面临着日趋激烈的竞争,已经到了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煤炭产业发展的新阶段。在煤炭结构调整中,要把煤企做大,提高市场集中度,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同时又要把煤企做强,发展多元产业链,调整产品,增加煤炭产品的附加值,提高我国煤企的国际竞争力。在这里,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水平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不可否认,我国煤炭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落后于我国各行业改革。国家近几年虽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但我国大多数煤炭企业管理结构仍没有发生多大变化,给我国煤炭行业的安全和综合利用带来很大的负面效应,也严重影响着煤炭企业的产品结构与技术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流程再造。

因此,应该对我国煤炭企业进行深化改革,加强煤炭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增强煤炭企业管理能力。发展煤炭工业公司、煤炭控股公司,形成协作。在更高、更深层次上建立煤企联合,形成以融资、控股、参股为主要纽带的煤企系列。只有在现代化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才能更有效地处理好我国煤炭行业安全和利用问题。

参考文献

[1]李金柱.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开发与利用技术.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8.

[2]朱永峰,孙世华.矿产资源经济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3]王显政.美国煤矿安全监察体系.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1.

[4]罗云.现代安全管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3.

作者简介

[1]严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2]洪文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内蒙古煤炭经济学刊是属于什么级别的刊物?

该刊属于省级刊物,如果发论文可以联系论文一点通

《内蒙古煤炭经济》1983年创刊,是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行业唯一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 已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同时入选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是内蒙古自治区煤炭经济研究会主办的综合性月刊,也是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行业唯一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

地区发展不平衡对低碳经济转型的挑战与启示论文

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能源需求保持稳步增长,温室气体排放与气候变化问题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和需要共同面临的挑战。根据国际环保组织“全球碳计划”的测算,中国作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兴国家,能源消费增长迅速,中国的碳排放总量于2006年超过美国,人均碳排放于2014年超越欧盟。作为碳排放总量更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碳减排方面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与贡献,相继制定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等行动政策。根据《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我国确定于2030年前碳排放达到峰值,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逐步实现向低碳经济的转型。但长期以来我国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这不仅表现在人均GDP差异巨大,还表现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并进一步产生地区间碳排放转移与碳泄漏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厘清地区发展不平衡对低碳经济转型造成的压力与挑战,明确各地区碳排放的驱动因素,为各地区制定差异化的二氧化碳减排政策提供依据。

一、地区发展不平衡与碳排放现状

二氧化碳排放主要由经济活动中的化石能源燃烧产生,因此碳排放问题实际上是一个能源问题。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表现在经济活动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并会反映到能源系统上,导致碳排放在地区间的不平等。二氧化碳减排是一个涉及时间、空间和行业的复杂系统,政策制定需要地区间的协调与配合,从而减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的分解与最终实现[1]。

(一)地区间碳排放差异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资源禀赋、地理条件、国家给予的定位与政策不尽相同,导致各地区发展速度不一致,地区之间存在巨大的发展差异。由于二氧化碳排放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息息相关,最终在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各地区也存在显著的差异。碳排放的核算问题一直是学界研究的一个主题,目前采用最多的是基于能源消费量的计算 *** [2]。参考IPCC和国家气候变化协调小组办公室和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提出的 *** ,计算出各种化石能源的碳排放系数。由EPS中国能源数据库获得各省各种能源消费量,计算出各省2013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进一步计算出碳生产力①(见图1)。

2013年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五个省份从高到低依次是山东、河北、山西、江苏、内蒙古,其排放量均超过80 000万吨;排放最少的三个省份海南、 *** 和青海均只有约8 000万吨,前者是后者的10倍以上,可见省份之间碳排放的巨大差异。考虑到省份之间人口数量与碳排放总量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用碳生产力考察省份之间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碳生产力更高的省份是北京市和广东省,两者的碳生产力均超过0.9万元/吨二氧化碳,北京市该指标更是高达1.79万元/吨二氧化碳。山东、山西、内蒙古、辽宁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都位居前十,但其碳生产力比较低,都没有达到0.5万元/吨二氧化碳,不及北京和广东碳生产力的一半。碳排放量和碳生产力的差异揭示出地区间低碳经济转型的差异,而其根源很大程度上在于地区发展的不均衡。

(二)产业结构差异

由于行业间存在的异质性,导致不同行业的能源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存在差异。从产业结构上看,第二产业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但在工业内部,不同行业的能耗强度也是不同的,其中炼焦化工和金属制造业以及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消耗的化石能源数量巨大,其碳排放占工业部门碳排放的80%以上[3],这些部门就成为减排重点关注的部门,关系到减排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由于各省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表现在产业结构上就是各产业占比存在较大差异。如图2所示,2013年第二产业占比更高的五个省份是青海、陕西、河南、吉林和辽宁,这些省份或者是处于工业化前期,工业处于扩张阶段,或者是属于传统的工业大省。工业占比更低的两个省份是北京和上海,两个省份都基本完成工业化,产业结构以服务业为主导。其余省份的'第二产业占比基本都在50%左右,能源消耗强度相对较高。鉴于工业部门的能耗强度不同,进一步计算出高耗能行业产出占工业产出的比值②。该比值更高的省份是河北省,其值高达83.63%,这不仅给节能减排造成巨大压力,还给周围省份的环境带来负面影响,由此可见京津冀建立联合行动机制治理大气污染的必要性。部分中西部省份如甘肃、青海、宁夏等高耗能产业产出占工业产出的比值也比较高,虽然工业化前期或许需要高耗能产业占比提高的过程,但这无疑给碳减排造成一定难度。北京、上海等的高耗能产业占工业比值在30%左右,相对于黑龙江、重庆等省市而言,仍有一定下降空间,应进一步实现工业向低能耗、低污染转型。

(三)能源结构差异

二氧化碳排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含碳的化石能源燃烧引起的,涉及到不同能源的利用问题。由于我国资源分布不均,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煤炭和油气资源比较丰富,而中部和沿海地区在水力发电和核电资源上有优势,地区间的能源结构存在一定差异。我国2013年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超过70%,在山西、陕西等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煤炭消费的占比更高。另一方面煤炭的碳含量更高,产生相等的能量,煤炭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要多于同样是化石能源的石油和天然气。

在不同地区之间,不仅使用的能源品种占比存在差异,在用途上也存在差异。能源既可以用于生产活动,也可以用于消费活动,也就是生产端和消费端都会有二氧化碳排放[4]。各地区由于产业结构和经济活动分布的差异,在生产端和消费端排放二氧化碳的比例也是不相同的。能源用于消费主要包括家庭取暖、私人交通等,其中城镇和农村的能源消费存在一定差距。各地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一致,能源用于生产和消费的比重也存在差异。以北京和四川为例,根据2014年北京和四川的能源平衡表,2013年北京能源用于生产活动的比例超过70%,其中用于农业和工业生产的比例只占30.37%,而用于服务业的比例达48.62%,剩下的约20%用于消费,而消费部分中90%以上由城镇居民消费。与之形成对比的是,2013年四川能源用于生产活动的比例约为94%,但其中约82%用于农业和工业的生产,能源用于私人消费的比例不足6%。能源用途的占比的不同对碳减排的隐含意义是不同的,更多的能源被用于生产活动意味着要在生产端着重落实好减排政策,另一方面在消费端需要加强宣传和强化低碳生活的理念,营造节约能源、低碳生活的社会氛围。

二、地区发展不平衡给碳排放造成的挑战

由于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在碳排放责任划分上会产生如碳排放转移、碳泄漏等一系列问题,客观上给二氧化碳协同减排造成一定的挑战。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地区间发展水平的差距仍会存在,因此在考察地区间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的分配时,需要对这些问题做充分的调查和研究。

(一)碳排放转移问题

由于各省能源富集程度和产业结构不尽相同,在相互之间的经济往来中会产生碳排放转移问题。从碳足迹③的角度观察,我国地区间碳排放转移的规律是碳排放从能源丰裕地区和重化工业基地向经济发达和产业结构不健全的地区转移,并且碳排放在转移规模、层次上都存在一定区别[5]。此外各省处于一个经济体中,各省的需求不仅会拉动本地区的经济增长,还会通过省际间的贸易对其他省份有相互的驱动作用,对碳排放有转入或转出的作用,即贸易隐含碳问题[6]。碳排放转移的规律显示,山西、陕西等能源和重化工业富集区域是碳排放净调出地区,表明这些地区是碳排放的受益者,因此一定程度上需要承担更多的碳减排责任。

地区间的产业转移是减小地区间差距的一种途径,但该过程可能会导致碳排放转移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和沿海地区利用政策优势实现率先发展,其产业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型升级,同时由于高劳动力成本、高地价等趋势,东部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成为明显的趋势。在地区间产业转移过程中,相应的产业排放的二氧化碳也会随之转移[7]。如果不注意产业转移过程中碳排放转移的问题,就可能导致局部地区碳排放量下降、而另一些地区碳排放量上升的情况,最终全国的碳排放可能不降反升。

(二)碳泄漏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各国间的贸易往来密切。西方国家由于技术较为先进和更为严格的环境规制,中国长期以来在世界价值链低端生产、出口高能耗产品,由此产生碳泄漏问题。碳泄漏是全球范围内的外部性问题,部分发展中国家宽松的环境政策,发达国家的高能耗产品生产被转移到该国,二氧化碳排放也在国家间转移。由于中国各省发展程度不一致,出口所占比重也不尽相同。中国的碳泄漏问题最严重的地区包括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省份,这些地区都是制造业大省,主要出口金属及非金属制品、化工产品等高能耗产品,诸如此类的碳泄漏问题也是发达国家要求对我国征收碳关税的一个重要依据[8]。

(三)地区间碳减排政策的协调

我国是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做出了自主贡献和承诺。目前我国碳减排措施主要分为行政手段和市场化机制,自2013年以来,中国陆续启动了深圳、北京、上海、广东、天津、重庆七个省市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计划于2017年建立全国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引入碳排放权交易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截至2015年,七家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共纳入控排企业一千多家,累计交易额突破十亿元。已有研究表明,碳排放交易相比于行政命令减排,由于碳减排造成的产出和福利损失都是更小的[9],成本节约也更加明显[10]。

在有序建立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同时,需要注意到地区间发展的差异,在控制全国排放总量的基础上,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有区别地将减排指标分解下去。另一方面需要设计合理的制度和措施,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节能减排,活跃碳排放权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地区间的政策协调成为一个关键,关系到全国碳减排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三、地区碳排放驱动因素的LMDI分解与碳减排路径分析

(一)双层LMDI分解法

由于地区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都存在差异,为考察各省二氧化碳排放变化的驱动因素,将碳排放量做双层分解。参考Wu et al(2005)的思路[11],各省碳排放总量可以表示为:

Ci=■■■■■■Yi

=■■CIijkESijkEIijYSijYi,i=1,…,30(1)

式(1)中,C表示二氧化碳排放量,E表示能源消耗量,Y表示产出。对应地,CI表示碳排放强度,ES表示能源结构,EI表示能源强度,YS表示产业结构。下标i表示省份,j表示部门,四个部门分别是农业部门、工业部门、服务业部门和私人消费部门,把私人消费剥离出来是为了考察生产端和消费端对碳排放的影响。k表示能源,8种能源分别是煤炭、焦炭、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和天然气。因为 *** 缺失数据,因此只使用剩余30个省市的数据做实证分析。

利用LMDI分解法[12],碳排放增量的变化可以分解为:

ΔCi=CiT-Ci0=■ΔCl,l=CI,ES,EI,YS,Y(2)

ΔCl=■■■ln■,l=CI,ES,EI,YS,Y(3)

式(2)将碳排放增量(ΔCi)分解为碳排放强度效应(ΔCCI)、能源结构效应(ΔCES)、能源强度效应(ΔCEI)、产业结构效应(ΔCYS)、经济规模效应(ΔCY)。式(3)进一步给出了各种效应的计算 *** 。通过定量分析各省在给定时间段中二氧化碳排放的变化和增量的构成部分,可以比较得出碳排放的驱动因素,为碳减排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二)碳排放变化的分解结果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年份为2003年和2013年,数据来源于2004年和2014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和各省统计年鉴。根据原始数据计算出碳排放强度、能源结构、能源强度、产业结构等变量,按照式(2)和式(3)进行分解,分解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各省份二氧化碳排放在该时间段都是上升的,并且上升的幅度不同,其中山东、内蒙古、河北三个省份增加量更大,都超过了5亿吨。进一步观察分解结果,促使各省碳排放增加的各效应的构成是不同的。仍以山东、内蒙古和河北为例,虽然三个省份碳排放增加最多,但驱动因素不同,其中山东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是能源强度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经济规模效应,而内蒙古和河北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则是能源结构效应和经济规模效应。值得指出的是北京和上海的产业结构效应为负,说明北京和上海产业结构变化减少了碳排放,原因在于北京和上海近十年来工业占比不断下降而服务业占比上升,而服务业的碳排放强度明显小于工业的碳排放强度。

碳排放分解的五个因素中,碳排放强度效应和经济规模效应是无法直接控制的,因为碳排放强度与各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和能源结构有关,最终仍落实到改善能源结构和能源使用效率。在新常态下,可以预见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仍会保持稳步增长,重点在于经济增长的质量,即需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效应。以河北和贵州为例,河北碳排放的三个控制因素中,能源结构效应和能源强度效应远大于产业结构效应,因此河北在碳减排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改善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而贵州产业结构效应明显大于能源结构和能源强度效应,因此对贵州而言,尽快完成工业化前期和中期阶段,促进经济结构向服务型转变是完成碳减排目标的一个主要途径。

(三)碳减排路径分析

我国各地发展水平不一致,碳排放变化的趋势也不尽一致,碳减排的责任和压力也会有所区别。LMDI分解结果表明各地区碳排放变化的驱动因素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在碳减排路径上需要因地制宜,针对碳排放的主要贡献因素制定相应的政策目标,争取碳减排目标的顺利实现。

具体而言,碳排放的减排路径如图3所示。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和改善产业结构三个主要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往往能源方面的调整也涉及到产业结构的调整。三个方面的最终目标都是发展低碳经济,其中改善能源结构可以通过减少煤炭,增加天然气、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来实现。另外发展新能源不仅可以增加替代能源的使用,还可以提高能源效率。关于能源使用效率,合理的城镇化模式和技术进步是两个主要选择途径:合理的城镇化应是结合城市的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引导人口向适宜开发的区域集中,推动主体功能区建设,促进城市的集约化发展;技术进步可以通过研发和自主创新来实现,在能源的开发、使用环节减少损失量。在产业结构方面,高耗能产业占比降低是未来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另外发展服务型制造业和生产 *** 业,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协同发展,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将是未来碳减排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因此各省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碳减排路径,并做好协调工作,争取顺利完成碳减排目标。以北京和河北为例,北京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改善明显,2013年北京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降至20%,服务业占比77.9%,在碳减排方面效果显著。未来北京在碳减排政策方面应该注重提高能源效率,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推广新能源的使用。河北作为经济大省,在环境压力下能源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势在必行。2013年河北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6%,根据2014年国家发改委出台的《重点地区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管理暂行办法》,2017年河北将比2012年压缩煤炭消费4 000万吨,占京津冀控煤指标约60%。同时河北需要着力改变高能耗、高排放的传统产业,包括钢铁、水泥、电力和玻璃四个治理重点,建立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

四、地区碳减排的对策建议

鉴于我国地区间发展差距较大,不同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能源效率对协调碳减排政策带来一定挑战。在做好区域规划,缩小地区发展水平差距的同时,需要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碳减排路径,打破体制机制壁垒,推动区域减排政策的协调与配合,明确各地区碳排放的责任和减排目标在地区间的分解,做好统筹规划和协调行动。

1. 加快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现有的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地区的经验基础上,总结各试点地区在实际运行中的不足与缺陷,充分做好试点向全国推广的前期研究和验证工作。进一步完善应对气候变化的顶层设计工作,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体制机制,创新财税、价格、金融等一系列政策和市场化机制,更大程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现实操作层面,需要采取一套激励措施,提高企业参与碳排放交易的积极性,引导民间资本广泛投入到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活跃碳排放交易市场。

2. 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各地区应结合自己的优势,选择发展可替代的能源,以减少煤和其他化石能源的使用。天然气无疑是替代煤炭的一种现实选择。已有勘探结果表明,我国天然气资源潜力大于石油,并且天然气是相对最为清洁的化石能源,未来减煤增气将势在必行。此外,各地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开发新能源,如日照充足的新疆等地区可以加大扶持光伏发电的力度,风力资源最丰富的内蒙古可以选择大力发展风力发电项目,其他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选择发展潮汐发电、水力发电、核电等项目,推动新能源行业的发展,逐步减少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的使用。

3. 完善能源品种价格形成机制。加快改革电价、气价等价格体系,充分发挥价格成本的倒逼机 *** 用,引导企业积极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理顺能源价格机制,完善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政策,推进天然气价格和电力改革的深入推进。积极疏导价格矛盾,逐步放开与居民生活没有直接联系的专业服务价格,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相关领域。

4. 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建立严格的高耗能行业准入机制,避免高耗能行业盲目建设和重复投资造成的产业同构化问题。针对传统行业占比高的地区,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有效的高耗能产品淘汰制度,限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发展空间。加强对重点高耗能企业能耗的统计监测工作,为限制高耗能产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进一步增加对自主研发和创新的投入,加大对节能技术的支持力度,促进节能技术向企业实践的转化和推广。

5. 发展服务型制造业和生产 *** 业。服务型制造业和生产 *** 业是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相比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能耗更低,污染更小。各地区在制定产业战略时,应注意差异化和错位发展,如有较好工业基础的东北地区可以推动发展装备制造业以及相应的服务业,有资源禀赋条件的中西部地区可以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食品加工业和配套的服务业。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地区间产业的协调发展,防止区域间产业结构的同构化,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与自由流动。

煤矿工作简历范文

工作简历是煤矿求职者敲开企业大门的拍门砖,以下是我精心推荐的一些煤矿工作简历范文,一起来学习下吧!

煤矿工作简历范文(一)

姓名:xuexila

性别: 男

出生日期:

民族: 汉

户籍: 中国 山东

身高: 168

婚姻状况: 已婚

学历: 大专

毕业院校: 山东电视大学

专业: 工民建::工业与民用建筑

政治面貌: 群众

第二专业: 机电::煤矿电气化

身份证: ************

现有职称: 高级

毕业时间:

1989-01-01

现所地点: 江苏

求职意向

求职类型: ***

月薪要求: 月薪[15000]RMB

应聘职能类型一: 总工程师

应聘职能类型二: 监理工程师

应聘职能类型三:

应聘职能类型四:

应聘职能类型五:

应聘职能类型六:

希望工作地区: 江苏,南京 其他地区:

可到职日期: 三个月

相关工作经历及特长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相关工作经验: 26年

外语语种: 英语

外语水平: 一般

其它外语语种: 无

其它外语水平: 无

普通话程度: 良好

计算机能力: 一般

教育/培训经历

毕业时间 1981年07月 : 徐州煤矿学校 机电 中专

毕业时间 1989年01月 : 山东电视大学 工民建 大专

工作经验

1981.7-1987.9枣庄矿务局八一煤矿机电科电气技术员、助理工程师。

1987.10-1998.11枣庄矿务局八一煤矿基建科土建工程师。(1988―1998年负责国家“八五”攻关“煤代油”项目八一水煤浆制备厂一、二期工程部分设计和全部工程施工管理工作)。

1998.12-2001.12北京煤炭设计研究院(集团)综合利用研究所,中京工程建设监理所工程师、总监代表,副总监理工程师。(北京煤炭设计院综合利用研究所驻山西晋城矿务局西区建设中心设计代表,山东兖矿集团兴隆庄电厂三期工程设计代表,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中京工程建设监理所中央直属九江棉花贮备库监理部副总监理工程师)

2001.6-山东普华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壹级总监。(东营电信枢纽楼项目部总监理工程师,山东省立医院高层住宅楼项目部总监理工程师,济宁移动通信综合楼项目部总监理工程师,济南大学项目部总监理工程师,泰山医学院新校区项目部总监理工程师,兖州市行政办公中心项目部总监理工程师)。

2003.5-某乙级监理公司总工程师。

2004.4-某项目管理公司总工程师。

工作技能

本人具有1999年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2001年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2004年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2005年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壹级总监资格证书,山东省招标 *** 资格证书,江苏省招标 *** 资格证书,电气化专业助理工程师、工民建专业高级工程师。在甲级资质监理单位担任多项工程总监。现在项目管理公司担任总工程师职务。

职业目标

写给 *** 单位:

希望 *** 单位具有良好的工作氛围和激励机制,发扬团队精神,充分发挥每个员工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培养公司骨干力量,稳定一批技术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总监理工程师和总监代表以及专业项目管理工程师队伍。提高公司的综合实力,扩大业务范围,迎接加入wto对建筑咨询业冲击和挑战。

个人评价

我的专长和特殊技能:

本人具有1999年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2001年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2004年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2005年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壹级总监资格证书,山东省招标 *** 资格证书,江苏省招标 *** 资格证书,电气化专业助理工程师、工民建专业高级工程师。在甲级资质监理单位担任多项工程总监。现在项目管理公司担任总工程师职务。

煤矿工作简历范文(二)

姓名:xuexila

性别: 男

民族: 汉

年龄: 56 岁

籍贯: 辽宁省本溪市

婚姻状况: 已婚

身高: 171 CM

体重: 75 KG

政治面貌: *** 党员

学历: 大专

求职意向

求职类型: 不限

要求月薪: 面议

希望职业: 矿业工程师 - 煤矿工程师

希望职位: 采掘工程师、autocad制图、word文档

希望地区: 辽宁本溪不限

教育情况

时间 所在学校 专业 学历

1981-09 - 1985-7 沈阳矿务局职工大学 煤层地下开采 大专

专业描述

《采煤学》、《井巷工程》、《煤矿地质学》、《矿山电工学》、《矿山测量学》、《通风与安全》、《机械制图》、《煤矿机械》、《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大学物理》、《高等化学》、《大学语文》、《英语》。

毕业设计论文:《沈阳红阳一矿矿井设计》,毕业论文成绩为优秀。

培训经历

时间 培训机构 培训地点

2007-10 - 2008-9 中国矿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徐州

培训课程 获得证书

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班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

详细描述

2008年9月,参加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考试,四科成绩均在80分以上,同年12月份取得资格证书.

语言能力

掌握语种 掌握能力

英语 一般

工作经历

时间 公司名称 公司性质

1985-9 - 1999-12 原煤炭工业部本溪矿务局本溪煤矿 国有企业

所属行业 所在部门 职位名称 离职原因

能源动力类 技术科 工程师 1999年本溪矿务局因资源枯竭、资不抵债而被国家宣布破产。

工作描述

负责采煤、掘进《作业规程》编制,采区设计、autocad制图、excel各种统计报表填报、word文档编写、cass7.0南方成图系统应用、质量安全标准化、“煤矿紧急避险六大系统”建设管理、安全大检查、测量与防治水、通风等。 20年的煤矿工作积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我对从事煤矿采矿工程师这个职业充满自信之源。我擅长编 *** 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尤其擅长autocad绘制采矿图纸;其他方面有的胜任,个别方面粗通。

煤矿工作简历范文(三)

姓名: xuexila

性别: 男

出生日期:

民族: 汉

户籍: 中国 陕西

身高: 165

婚姻状况: 已婚

学历: 本科

毕业院校: 徐州煤炭建筑工程学校

专业: 矿业::煤矿建井

政治面貌: 党员

第二专业: 测绘工程::矿山测量

身份证: ************

现有职称: 中级

毕业时间: 1995-07-19

现所地点: 陕西

求职意向

求职类型: ***

月薪要求: 月薪[8000]RMB

应聘职能类型一: 测量工程师

应聘职能类型二: 测量工程师

应聘职能类型三:

应聘职能类型四:

应聘职能类型五:

应聘职能类型六:

希望工作地区: 陕西,不限 其他地区: 不限

可到职日期: 随时

相关工作经历及特长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相关工作经验: 13年

外语语种: 英语

外语水平: 八级

其它外语语种: 英语

其它外语水平: 熟练

普通话程度: 优秀

计算机能力: 精通

教育/培训经历

1993.10-1995.7 徐州煤炭建筑工程学校学习矿山建设专业

1998.10-2001.7 西安交通大学学习经济管理专业

2001.10-2004.6 西安理工大学学习工商企业管理专业

工作经验

1995.8至.1998.5 澄合矿务局建井工程处任测量技术员。

1998.6至2001.6 澄城电厂办公室任秘书工作。

2001.6至2004.5 内蒙古霍煤亿成能源公司敦得诺尔露天煤矿(通辽)担任测量工程师,主要负责控制测量、地形测量、采场验收测量,生产测量,钻孔放样等工作。。

2004.5-今 中国黄金集团陕西马鞍桥金矿任测量工程师兼测量组长

工作技能

测量,管理

职业目标

测量工程师

个人评价

征稿煤炭开采类论文的期刊刊物?

煤炭资源在现在社会能源的使用过程中占很大一部分比重, 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业生产都产生着很大的作用。煤炭重要性不断增加, 人们因此增加了对煤炭开采工作的关注。在煤炭的开采过程中, 首先一定要考虑到安全问题, 确保煤炭开采可以顺利进行, 其次才考虑开采效率。那么征稿煤炭开采类的论文有哪些期刊呢?

《内蒙古煤炭经济》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行业开发行的专业期刊。担负着向全国宣传、介绍内蒙古丰富的煤炭资源,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煤炭工业发展前景的重任。收录煤炭开采类论文有“ 煤炭企业煤炭资源回收率合理性探微”、“山西煤炭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及治理对策”等。

《煤矿现代化》(双月刊)创刊于1992年,是由兖矿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本刊为综合性技术期刊,主要栏目有战略研究、生产建设等,期刊收录关于煤炭开采类论文范文有“新时期煤矿绿色发展的模式和建议”、“煤炭开采技术在复杂巷道区域中的分析”等。

评审煤炭工程师发表职称论文,要根据自己单位的评职文件选择期刊,避免投稿的期刊不符合单位要求,错过评职的机会,可向华盛论文网站 *** 介绍评职要求,然后为您推荐适合的刊物投稿。

客服微信号码

客服微信号码

客服微信号码

客服微信号码

留言咨询
提交留言

您将免费获得

  • 全面诊断

    您将获得专家对您个人职称评审所需条件的全面诊断服务,我们不同于传统代评公司,仅是提供一些通用的,浅显的建议

  • 找出疏忽点

    我们在了解您个人的基本情况之后,将挖掘出您目前不利于职称评审的疏忽点,还将详细说明您在职称评审时应当改善的确切的事项。

  • 分析需求

    我们通过丰富的从业经验,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确认好符合您实际情况的职称评审需求。

  • 定制方案与报价

    对您的需求深入了解后,将结合您目前的情况,我们将为您量身定制一份职称评审代评方案及报价单。

获取方案

×
请设置您的cookie偏好
欢迎来到职称评审网
我们希望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以便保障本网站的安全、高效运转及服务优化,有关我们使用cookie的更多信息,请点击查看了解更多。
接收Cookies
决绝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