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岗位十三级以上待遇
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的等级称号,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一种任职资格,它不是职务。是从事专业技术和管理岗位的人员达到一定专业年限、取得一定工作业绩后,经过考评授予的资格。
事业编级别一共有十三个不同的等级,其中一到四级是正高,五到七级是副高,八到十级是中级,十一级到十三级是初级,不同等级享受的待遇是不一样的
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问题作了以下规定:一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制度、工资构成,需执行国家的统一政策。二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应当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三是国家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利得财富的社会保险制度。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事业单位工资结构主要包括:1.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1)岗位工资:主要将岗位人员个人职责与要求体现出来,专业技术岗位包括13个等级,管理岗位包括10个等级,工勤技能岗位包括5个等级,每个岗位等级对应的工资标准不一样。
2)薪级工资:主要将工作人员个人资历与工作表现体现出来,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设置的薪级一共65个,工人设置40个,每个薪级对应的工资标准不一。
3)绩效工资:主要将工作人员个人贡献与实际成绩体现出来,在具体发放上主要以国家政策进行指导并进行总量调控;事业单位在绩效工资总量核定时按照有关要求进行自主分配。
拓展资料:
事业单位技术职称工资标准专业技术岗位:一级2800,二级1900,三级1630,四级1420,五级1180,六级1040,七级930,八级780,九级730,十级680,十一级620,十二级590,十三级550。其中一到四级是正高,五到七级是副高,八到十级是中级,十一级到十三级是初级。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四条工资支付主要包括:工资支付项目、工资支付水平、工资支付形式、工资支付对象、工资支付时间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
第五条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
第六条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
专业技术职称工资标准
2019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调整
调整基本工资标准的办法
从 2018 年 7 月 1 日起,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 调整后的岗位工资标准,专业技术人员由现行的每月 1390 元至 4850 元分别提高到每月 1510 元至 6010 元,管理人员由现行的每 月 1390 元至 4770 元分别提高到每月 1510 元至 5910 元,工人由现 行的每月 1360 元至 2010 元分别提高到每月 1480 元至 2250 元;薪 级工资标准,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由现行的每月 215 元至 6355 元分别提高到每月 260 元至 7204 元,工人由现行的每月 185 元至 2047 元分别提高到每月 225 元至 2232 元(调整后的工资标准见附 表 1 至 3)。
事业单位职称兑现工资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一、事业单位技术职称工资标准
专业技术岗位:一级2800,二级1900,三级1630,四级1420,五级1180,六级1040,七级930,八级780,九级730,十级680,十一级620,十二级590,十三级550。其中一到四级是正高,五到七级是副高,八到十级是中级,十一级到十三级是初级。
二、什么是职称
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的等级称号,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一种任职资格,它不是职务。是从事专业技术和管理岗位的人员达到一定专业年限、取得一定工作业绩后,经过考评授予的资格。职称制度,是国家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一种评价体系。职称本意指的是职务名称,原先指的是具体的岗位。一般分为员级、初级、中级、副高级、正高级五大级别。可是后来,职称制度逐渐成为学术评价水平的一种标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知识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达到了有关的学术层次。由于职称制度的数量限制,一般来说,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数量不能超过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15%~20%,而岗位占满以后,只有退岗位空缺才能有新的晋升机会。这样即使有相应的学术水平,也只能高职低聘。只要聘不上相应的工作岗位,相应的工资待遇就无法兑现。
【法律依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第五条 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明确岗位类别和等级。
第六条 事业单位根据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岗位。岗位应当具有明确的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