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评审广东跟外省的区别
职称评审广东跟外省的区别有:
1、认可率不同:省会城市职称等同于省厅职称,认可率比地级市高很多。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2、执业范围不同:省会城市职称基本能够全国通用,地级市职称部分地区不接受,其实也可以归纳为认可率。
3、说服力不同:省会城市职称在使用上更具有说服力。
外省的工程师证和广东的有什么区别?我的证在湖南考的,在广东好像不怎么能用?
(1)工程类职称证书不能全国通用,只能在取得的省份使用。(2)主要原因是受经济利益/行业垄断/地方保护/条块分割等因素的影响。
为什么同一个省,同样职称的老师工资却不一样?
根据去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非私营单位年收入统计,教育行业人均年收入达92383元。由上世纪80年代之前在国民经济各行业排行倒数后三位,上升到目前全国19大行业排名第7位。不少老师看到这个数据之后看着自己工资卡上一个月3000多的工资,纷纷表示:自己不仅是拉了大家的后腿,可能连裤子都拉掉了。
但是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肯定是有依据的,这个9.2万元是平均工资水平,也就是说没有到达这个水平的,只不过是没有达到平均数罢了。老师涵盖的范围很广,既有中小学老师,也有大学教授,既包括中西部偏远地区的老师,也包括一线发达城市的老师。偏远地区的中小学老师和发达地区的大学教授相比,工资自然是天差地别。这就好像我和马云平均一下,我也是亿万富翁一个道理。
说老师工资,绕不开地域差别,我有一个同学,在广东东莞当小学老师,我在江西的一个偏远山区小学任教,他的工资一年七七八八加起来十八万左右,我的工资只有不到六万,这便是地区差别。当然,广东经济发达,房价高起,人均收入水平,消费也相对要高一些,江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房价没有那么高,农村消费也比较低,这就是工资地区差异的原因所在。
但是在同一个省的不同地市,甚至在同一个市的不同地区,同一学段,同样职称的老师工资水平却也有差距,这就让人有点难以理解了。说到老师工资,我们要了解一下老师工资的构成。中小学老师的工资主要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各种津补贴构成。
01:岗位工资,岗位工资和老师的职称有关,中小学正高级老是岗位工资为1到4级对应的岗位工资是:6665元,5157元,4558元,3915元;中小学高级教师岗位工资是5到7级,对应岗位工资分别是:3405元,3005元,2773元;中小学一级老师对应岗位工资是8到10级,8级2440元,9级2174元,10级2007元;初级职称岗位工资是11到13级,对应工资为:1819元,1797元,1675元。这样算下来,13级岗位工资比一级岗位工资相差4990元。
02:薪级工资,薪级工资跟工作年限和任现职年限有关,与职称和教龄挂钩,薪级越高,工资越高。
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的标准是全国统一的,这两项工资没有地区差异,不同省市甚至同一省市的不同地区老师工资相差悬殊产生的原因在于绩效工资和各种津补贴。
以班主任津贴为例,河南的标准是每个月不低于400元,深圳的标准是每月不低于1500元,而很多中东部地区班主任津贴仅为几十块一个月;再比如,有的经济发达的地区老师有房补车补和中餐补助,这几项加起来也有一两千,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些补助通通没有,虽然这些地方的老师也要通勤,也要在单位吃中午饭。
即使在同一个省,甚至在同一个市的不同地区,津补贴的标准有时候也是不一样的,发不发,发多少要地方的经济实力和领导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就比如有一段时间,我们隔壁县发了菜篮子补贴,而我们县则没有,虽然我们相隔不过二十公里。比如我们县去年发了综治奖而我同学他们县并没有发放,仅这一项,就相差一万多。
除了津补贴,绩效工资也是地区工资差距的重要原因,不同地方绩效工资标准不一样,有的地方绩效工资发放执行得比较好,有的地方执行的不够好,发放不完全,这都直接影响当地老师的工资收入水平,客观上造成老师同工不同酬。
记得以前老师工资由乡镇发放的时候,不同乡镇老师的工资发放情况颇有不同,时不时还出现拖欠老师工资的情况,挫伤老师的工作积极性。2000年以后,中小学老师工资统一由县财政发放,拖欠工资的情况基本消失,但是县域经济发展状况不一,造成不同县市老师工资相差比较大,老师同工不同酬。
我们市甚至出现过相隔一条街道,同一学段,同一职称老师工资就相差一千多的情况,因为一个是市管学校,一个是县管学校,这样合理吗?随着各地经济发展,是不是可以由省一级来统筹安排老师工资的发放呢?至少同一省份教师工资标准可以统一,这样有利于提高老师地位,也更能够让老师安心从教。
广东省初级药师证和老家的初级药师证有什么不同
1、广东初级药师是药监部门组织的药师考试。是人员从事医药方面工作时需要具备的资格证明,取得了初级药师证,才能去医院做药学类的工作,初级药师是卫生系统职称体系中的职称。
2、老家的初级药师证初级药师是指卫生部门的药师初级药士各科目成绩实行两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办法,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同一专业4个科目的考试,可取得该专业资格证书。
职称评审有哪些变化
近几年,职称评审的相关政策有着逐步变化。为了评选出更优秀的人才,对评审的难度有所提高。
趋势一:破“四唯”,以专业技术评人才
经常听说职称申报要破“四唯”,到底什么是“四唯”呢?
“四唯”是指:唯论文、唯学历、唯奖项、唯资历倾向。
以实践能力业绩为导向,不把论文、科研项目、获奖情况、出国(出境)学习经历、博士学位等作为申报的必要条件。
职称评价标准回归岗位需求和实际贡献。
比如,对高校教师不再以SCI、SSCI等论文指标作为参评前置条件和判断的直接依据;对医护人员加强医德医风和从业行为评价,淡化论文要求;对翻译、演员、计算机等行业不再做学历要求等等。
趋势二:证书电子化,实行全国联网
随着我国社保联网政策的实施,社保已经正式与职称申报系统搭建信息联网的桥梁。
为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打通职称工作服务“最后一公里”,在全区范围内启用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电子证书,全面实现职称在线申报、审核、评审和发证一体化。
目前实行电子职称证书的地区有:广东省、浙江省、江西省 、上海市、重庆市、北京市、甘肃省、山东省、内蒙古自治区、广西自治区、湖北省、四川省等。
随着我国社保联网政策的实施,社保已经正式与职称申报系统搭建信息联网的桥梁。
随着电子证书的实行,社保将是人才后续办理职称的必要环节。
趋势三:基本条件正在逐渐放松
在申报职称时,专业、工作年限及学历是最基本的条件。
但随着职称评审政策的不断完善,对于一些基层人员不满足相关条件的前提下,逐步放宽“硬性基本要求”,适度降低基本学历条件,根据人才实际作为首要评判标准。
趋势四:专利、专著将成为常态加分项
近两年开始,职称评审的标准逐渐转向专业人才业绩材料的含金量。想要在众多材料中脱颖而出,专利和专著成为了非常重要的加分项。
随着时间的推移,职称评审政策还会根据实际情况继续进行变革调整。因此,认清职称评审的变化趋势变得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