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的科研学术
作为更高层次的语言艺术,诗歌是我们传承民族灵魂和沟通人类情感的重要信息载体,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再到今天的新诗,诗的传统代代嬗传。海南是一座诗的岛屿,宋代著名诗人苏东坡在海南岛上播下了诗歌的种子,开始了诗歌的教化和流播。今天,不论是对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的教学与研究,还是弘扬大学的人文教育,诗歌研究中心的设立和工作将会成为海南大学人文精神的重要象征。在海南大学建设“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对于我们进一步弘扬诗歌传统,开展人文教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悉,海南师范学院已经成立“中国散文研究中心”,作为海南师范学院校级重点学科,该中心已经申报海南省高校首个校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并有望申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诗歌中心”在海南大学的成立将和中国散文中心互为呼应,共为声气,互相扶助,为海南的文学之教育、文化之流播尽微薄之力。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成立后将致力于教学、诗歌批评和诗学理论研究工作,研究中心成立后,将以现当代文学为学科基础,申报硕士点。除教学工作外,具体的研究设想如下:1、整理和出版中国诗歌资料,翻译并出版西方现当代的优秀诗作,逐步建立起中国的诗歌资料库;2、参与世界文化交流和对话,建立与欧洲大学汉学系和中国诗歌研究机构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参与国际国内的各种诗歌交流活动,举办关于诗歌的学术会议、朗诵和学术讲座;3、创办一份诗学杂志;4、积极与国际国内的一些基金组织建立联系,合办国际诗歌节。总之,我们将竭尽全力,弘扬海南大学声名和诗歌风习,扩大海南大学和诗歌文化之影响。
中心成立当年,即准备与国外基金会合作,在海南大学举办国际诗歌节,争取在二年内申请到现当代文学的硕士点。在条件成熟时创办诗学杂志。
海南大学 “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已经引进或正式在编的有著名诗人多多教授,诗评家耿占春教授,现代诗学研究者、北京大学在读博士段从学。正在引进中的还有现在深圳电影制片厂任职的著名诗人王小妮(深圳大学客座教授)、现在作家出版社工作的资深评论家唐晓渡和旅居德国的著名诗人萧开愚(上海音乐学院客座教授)等。
可以预期,在一批具有广泛影响诗歌界人士的努力和带动下,在海南大学学校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扶持下,“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能够在教学、科研方面产生扎实的成果,并且成为国内大学诗学研究和现当代文学研究方面一个具有特色的引人注目的学科,在国际学术交流方面走出一条新路。促进人文精神在海南重新崛起和兴盛,让海南大学成为新时代的诗歌圣地和诗歌中心。 海南岛的原住民是黎族,他们是历史上开拓海南岛的先驱。是中国目前10个人口超百万的民族之一。黎族在海南岛上的历史,有史可证的年代距今已有3000年以上。黎族历来都是以土著自居,称岛上其他民族为“美”(客人的意思)。主要分布在五指山、三亚、东方、陵水、乐东、保亭、昌江、白沙等9个市县。以五指山区为中心向南呈扇形分布。部分散居在儋州、万宁、琼海、屯昌等市县的12个民族乡镇。分布面积为1.8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陆地面积的55.02%。人口约124.86万人(2000年统计数字),占全省总人口的15.87%。黎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上,创造了灿烂而独特的文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进步,以及社会文化的趋同化倾向,黎族文化的多样性逐渐消失。其中很多物质民俗和文化民俗的遗产,如不加以抢救性挖掘与整理,必将永久消亡。这对中国民族文化多样性传承是不可弥补的损失。目前,这方面的工作还很不够。这不仅是在保留历史,更重要的是整固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
从学术角度对黎族民族文化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并在20世纪50-60年代形成 *** 。这期间有些学者做过一些调研,出版过数种著作。期间,标志性的研究成果是德国人类学家史图博1931年-1932年两次到海南黎区作田野调查,在1937年出版了德文著作《海南岛民族志》。广东省的一些民族研究学者,对海南黎族曾进行过规模比较大的综合考察。比较重要的有两次:一是中南民族学院调研组,在1954年7月至1955年1月间对海南22个黎族村点的调查,结集为《海南岛黎族社会调查》(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二是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广东省课题组民族研究学者于1956年11月至1957年2月对海南黎族村落的调查,结集为《黎族社会历史调查》(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限于当时历史条件和学术视野,这些论著都有相当大的局限。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后,原广东省的一些黎族研究学者陆续转向对其他民族研究,中央的一些民族研究机构(如社会科学院下属民族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虽然也有黎族研究人员和课题,但大都处于个别和个案的研究状态,科研成果稀少。难以进行大规模和深入系统的研究考察工作。
对黎族文化的系统考察研究因此陷于长期停顿状态。随着现代化浪潮由城市推向乡村,黎族的生存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许多传统生活方式和传统习俗正在加速从现实生活中退出。可以说,对黎族生存状况所涉及的一些文化遗产的考察带有抢救性质。海南大学作为海南省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对黎族文化考察研究负有特殊的责任。
黎族研究中心2003年由海南大学批准成立,由孙绍先教授兼任中心主任;周伟民教授为顾问。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学萍(黎族)为名誉顾问。 海南方言研究所简介
海南大学海南方言研究所于2003年10月在原文学院海南方言研究室基础上成立,现有研究成员4名,都是 *** 语言学教师。研究所是人文传播学院中文系语言学科的主要学术支撑,还承担着本科生、留学生教学以及普通话测试等工作任务。
原海南方言研究室与厦门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合作调查了海南闽语11个点,调查报告正在整理出版中。
研究所成立以后,在一无经费,二无编制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埋头进行田野调查,累计调查海南闽语30个点,儋州话、客家话、军话各一个方言点,临高话6个方言点。
研究所的口号是“不空谈,做实事,向国际水平看齐”。我们向老一辈专家学习,坚持“田野之一,老派优先,语音、词汇、语法、民歌并重”的原则,记录了百万字的珍贵语料。
这两三年,研究所成员陆续在《中国语文》、《民族语文》、《语言研究》等重要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海南岛语言研究论文,还有一些论文在重要学术会议上宣读。目前,研究所一方面补充调查的结果,整理出版,另一方面积极准备,开展黎语濒危方言调查。
海南的语言及其研究现状
海南岛是我国公认的语言复杂地区,有闽南系的海南话,粤语系的儋州话、迈话和疍家话,有客家话、军话,还有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临高话、村话、黎话,另有苗瑶语族的苗话以及与南亚语有关的回辉话,它们与汉语共同语差异很大。海南岛汉语方言与壮侗语族语言长期融合,使得海南岛的语言具有鲜明的特色,在我国独树一帜,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海南方言是在海南岛这个特殊土壤上成长起来的,海南方言属于地域文化现象之一,研究海南方言在语言学方面有重要意义,也可以得到有关海南历史、文化、民俗方面的重要资料。方言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取之不尽的宝贵源泉。对海南研究来说,历史文献资料或有缺乏,家族谱牒也可能部分造假,语言却不能。每一种语言和方言都是一个古今成分并存的异质体,研究海南方言,通过共时比较与历史比较厘清历史层次,将大大有助于研究海南人的迁移历史、他们与国内及东南亚其它地区族群的关系等。对于没有文字记载的少数民族来说,语言跟遗传基因一样,是研究其历史的直接材料。
语言是一种存在于人口头的资源,不象矿产资源,不挖掘它仍然一直存在。一代人死了,这代人口头的语言也随之而去,下一代人的语言必有变化。海南岛的语言属于弱势语言,随着普通话的强力影响,海南语言和方言正处在快速消失的过程中。就汉语方言来说,据我们调查,50-60岁的一代与80左右的老人语言差异已经明显,沿袭数百年的文读系统几近消失,只有白读系统仍在保留,但是中青年人已经有好些白读词不会说了。
黎族号称有百万之众,但真正会讲黎语的估计不足50万。这50万中也汉化越来越严重,口音变化很大。侾黎中的侾炎支派本来就生活在黎族区的边缘一带,与 *** 杂居,几乎都懂汉语,很多风俗都已明显汉化。杞黎中的堑对支派在1980年代初青年人就已经不懂黎语,保城支派早已用双语,现在的年轻一代大多已不说黎语,唯有通什支派多数仍讲黎语。
黎语中几个人数较少的方言境况更加堪忧。在昌化江下游的美孚黎人数本来就少,边缘地区的已经完全汉化,腹地的东方、广坝、江边、抱板四镇也是双语区了。本地黎1980年代就已经兼通儋州话,现在多数人又会讲海南话和普通话。黎语加茂方言的保亭县加茂镇,人口约1万,但真正会讲黎语的不足三千。人类学家李露露1993-94年调查时就发现,加茂黎通晓汉语,青年人不讲黎语。如此下去,要不了15-20年,加茂黎语就会消失。相关的语言和民族文化特征更是荡然无存,只能在书中读到、在博物馆里看到。如果抢救不及时,书中也读不到、博物馆也看不到全貌了。
海内外语言专家历来看好海南岛这个宝库。1930年我国非汉语语言学之父李方桂先生率先登上海南岛,调查了海口、临高、乐会(今琼海)三地的方言。1950年代国家组织了海南岛语言调查,积累了之一批海南岛语言资料,此后陆陆续续出版了一些学术著作。
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日本、台湾、新加坡学者详细调查了海南岛语言。如50年代到80年代,桥本万太郎曾调查过海南文昌话和临高话。70年代台湾学者丁邦新调查过儋州话,张光宇调查过海口话,何大安调查过琼海话和澄迈话。80年代到90年代新加坡学者云惟利调查过文昌话。国内1950年代詹伯慧调查过万宁话和三亚军话,50年代至70年代欧阳觉亚等人调查过黎语,1980年代欧阳觉亚、郑贻青调查过村话、回辉话,1990年代梁敏、张均如等人调查过临高话。1990年代以后,又有国外学者来调查三亚回辉话。
目前国内外出版的海南岛语言研究专著有:欧阳觉亚、郑贻青《黎语简志》(1980年),欧阳觉亚《黎语调查研究》(1983年),丁邦新《儋州村话》(1986年),云惟利《海南方言》(1987年),社科院民族所《黎汉词典》(1993年),苑中树《黎语语法纲要》(1994年),符昌忠《海南村话》(1996年),陈鸿迈《海口方言词典》(1996年),郑贻青《回辉话研究》(1997年),梁敏、张均如《临高话研究》(1997年),欧阳觉亚《村语研究》(1998年),刘剑三《临高汉词典》(2000年),钱奠香《海南屯昌闽语语法研究》(2003年)。另有一些学者发表了单篇论文。
海南岛语言研究中,老一辈学者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在当时的艰苦条件下,亲临田野调查,得到一批珍贵的资料,他们的 *** 结论也给后人诸多启迪。而且,他们中绝大多数是非本地出身又非本地工作的学者,调查颇为不易。但是,前辈学者详细调查的,只是海南岛语言资源中很小的一部分,大量的资源还没有挖掘。目前更大的问题是后继研究人员缺少,以及海南省本土不重视,研究经费严重缺乏。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预言:“今后的时代,控制世界的国家将不是靠军事,而是信息能力走在前面的国家。”作为一门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朝阳学科,今天的传播学不仅仅是服务于新闻、宣传、公关、广告等传统行业,更重要的是,传播学的诸多理论和发现还被应用到舆论战、心理战、信息战等非传统领域。这就是传播学之所以受到政界、学界、军界、商界一致推动的原因。
海南大学传播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12月。作为海南省之一家传播学研究机构,中心将充分利用海南省得天独厚的地缘政治优势,从微观(中国大陆)、中观(大中国区)和宏观(亚太地区)三个层次上开展国际传播和政治传播方面的应用研究。中心计划于近期从海内外聘请首批特约研究员。
海南大学传播学研究中心的成立得到了境内外部分知名学者和研究机构的大力支持。英国利兹大学传播学硕士课程负责人兼Media and Cultural Politics执行编辑Katharine Sarikakis博士、中华传播学会理事长兼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张锦华教授、香港电台新媒体拓展副总监张玲玲女士、《传播学论坛》总编阮志孝先生、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王强先生(吉林大学行政管理学博士)等海内外同仁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新华网海南频道、《商旅报》、海南在线、传播学论坛、中国校长网、CN记者作家网、中国教育产业联盟网等多家媒体做了报道或介绍。
中心主任毕研韬副教授先后就读于中国曲阜师范大学、英国考文垂大学和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于2004年7月加盟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 为迎接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育工作水平评估,加强学校文科教学与科研,海南大学于2005年2月,整合相关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了一所实体性研究机构——海南大学海南历史文化研究基地。2007年1月,升格为海南省历史文化研究基地的省级文科研究单位。现任中心主任为赵康太教授(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和经济成长中心主任林崇椰先生。
中心现收藏海南文献两万余册与海南相关的历史资料,各类谱牒、海南人文集近百余种。目前正在开展10个项目的研究。先后举办过2次学术研讨会。中心下设海南方言研究所、黎族研究所、海南省文化历史研究会、海南族谱研究室、周伟民唐玲玲工作室、东南亚文献研究所、琼崖地方史研究室、海南地方志研究室、海南现代文献研究室、特区经济研究所、特区法制研究所、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等。采用专兼结合的方式从事科研。
基地目前主要致力于四个方向的研究:
◆海南岛民间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海南岛物质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
◆南海疆域史地与南海诸岛研究;
◆东南亚文化及华侨研究。
中心除开展日常的学术研究活动外,还编辑大型学术丛刊《海南历史文化研究》,自2007年始,每年出版一卷。本着以学科建设带动科研的理念,基地正积极准备材料,做好2007年硕士点的申报工作,以便后续人才培养。 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是由 *** 专门机构主持的一项测试。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及地方(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测试站具体负责实施。非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测试站组织的测试结果,一律不作为普通话水平的凭证。
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种资格证书测试。根据测试评定应试人普通话水平的等级,为国家正在逐步推行的持证上岗制度服务。有关行业对本行业从业人员提出了相应的普通话水平等级要求,《国家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是从业人员普通话水平的凭证,在全国范围内通用。 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种口语测试,全部测试内容均以口头方式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不是口才的评定,而是对应试人掌握和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规范程度的测查和评定。
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的表演艺术学院
⒈影视特训班 指导教师:周诗宇
⒉新闻(社)工作室 指导教师:纪树仁 郭彩虹
⒊音频工作室 指导教师:张建文 宁长城二级摄影师
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摄影师学会会员,担任过一些短电视系列剧的导演。
主要作品:拍摄电影作品:《吕四娘》、《中国勇士》、《青春卡拉OK》、《苦乐三兄弟》《白山英雄汉》、《悲烈排帮》、《失踪的军列》、《英雄血岸》《小岛情深》等二十余部。拍摄电视剧作品:《黑色柔情》、《王震将军的最后使命》、《县委书记》、《今冬不言情》、《兄弟姐妹》、《爱情不是游戏》、《同在阳光下》等千余集。拍摄广告片、专题片、360度环幕电影等。作品曾获得过“童牛奖”、“五个一工程奖”、“华表奖”、“小百花摄奖”、“金鹰奖”、“星光奖”。
王章生讲师、工程师。
毕业于郑州信息工程学院,先后在东阳市仪表一厂、东阳市塑料研究所、塑料工业公司工作过,曾主持开发微特电机的研制与生产,负责引进设备(弱电设备)的资料翻译、设备安装与片材的生产管理。在教学与管理中,多次获得过教学成果奖,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在《大众科技》、《中国科技信息》等杂志发表过多篇论文。
毛玉勤国家一级导演
现任教于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影视 *** 学院。
曾就读于上海电影学校导演系。在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工作,先后任上海电影系统“革命样板戏摄制组”组长,上海电影制片厂“新闻记录片组”组长,编导近百部纪录影片。后供职于四川峨嵋电影制片厂,导演的故事片《神圣的使命》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青年优秀创作奖,《姑娘的心愿》获“百花奖”提名,《特级警报333》获文化部优秀影片荣誉奖、四川省委嘉奖,还导演过多部影片,并导演了《都市大亨》、《武陵山剿匪记》等50余部电视剧。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被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聘为教授。
陈广利一级剪辑师
现任教于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影视 *** 学院。
主要成果:剪辑20集电视连续剧《我们的连队》,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获全军优秀电视剧一等奖,全国电视剧飞天奖二等奖;20集电视连续剧《小镇来的俏妞》,任执行导演兼剪辑指导,全国各大有线电视台播出;团中央与长春电影制片厂合拍电影《安源儿童团》,任剪辑师;大型儿童系列短剧《成语新编》100集,任剪辑师,全国发行;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倔人吕尚斌》,任剪辑师,全国发行并获奖。
纪树仁副教授
新闻专业副教授,主任编辑职称,现任教于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影视 *** 学院。
从事新闻工作与教学20余年。曾任《人民日报》见习记者、内蒙古《宁城报》编辑部主任,创刊并主编《中京周末》、《宁城信息》。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撰写《新闻表现艺术》和《古典诗词比兴辞典》。被八一电影艺术制片厂影视文学杂志社聘为评委。任宁城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淮海书画院名誉院长、中京书画院副院长。书法作品被收录于《20世纪书画名家作品精粹》《当代书画艺术家精品大典》《世界传世名画法书鉴赏》《世界华人艺术名家精品博览》、《1949--2000中国书法选集》等大型典籍。
王巨禄 教授 高级编辑
曾任西宁电视台新闻部主任、频道总监、海南大学三亚学院人文传播分院教授,系青海省新闻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西宁市作家协会理事。现任教于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影视 *** 学院。1982年毕业于内蒙古工业大学。长期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工作,在新闻传播领域有较深造诣。发表新闻作品二百多万字,多次获省、部级新闻一、二等奖、广播电视新闻奖等。曾出版著作《我写怀念寄远方》等,研究方向为新闻与文化传播。
宋桂珍 教授
曾任齐齐哈尔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齐齐哈尔市语言文学学会秘书长,中国高校电影学会会员。现任教于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影视 *** 学院。
1974年毕业于齐齐哈尔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
业。多年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女性文学、电影艺
术等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在女性文学研究方面成果丰厚,颇具特色。完成省级科研项目3项,出版著作3部,在国家及省级刊物发表论文近40篇,主讲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曾被评为齐齐哈尔大学教学名师,获得各种教学奖项12项,科研奖项8项。
姓名:孙薇(编导教研室主任)
职称:讲师
个人品牌:努力工作,好好生活。
姓名:周诗宇
职称:助教
个人品牌:在工作中享受生活。
姓名:杨剑(摄影摄像技术教研室主任)
职称:助教
个人品牌:充满危机意味着我们还有时间。
姓名:向阳(新闻教研室主任)
职称:讲师毕业于西北大学 文化经济学院前身为管理系,是我院历史最悠久的系部之一,2011年因发展需要更名为经济管理系,2013年因学院院系调整,更名为文化经济学院。学院设有商务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和电子商务等四个专业和大学英语教研室。并拥有一支教学与科研素质高、年龄与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中级职称教师15人。有省级专业带头人1人。聘请了10多位来自企事业单位之一线的实践指导教师。建有数字化语言实训室3个,外贸实训室1个。我系是浙江省大学英语三级考试,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点,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考试培训中心及考试点,以及“国际商务单证员”考试考点。
长期以来,我院坚持“放眼世界、明德笃行”的系训,以培养“语言精、技能强、素质高”的国际商务人才为目标,大胆开展教学改革,着重加强对学生的外贸实务及外国语技能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其在经济全球化与市场经济建设中,具有更广的适应力,更强的竞争力和更大的发展潜力。我院教师主持省级精品课程《综合英语》,主持《商务英语精读》音像教材编制。我系学生在2008年度浙江省大学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获金奖,2009年度全国大学生演讲比赛获得二等奖,2009年度浙江省大学生“祖国在我心中”征文活动获三等奖,2009年度浙江省第六届及2010年度浙江省第七届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比赛中分别获得二、三等奖;在2010年度浙江省之一届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写作大赛获得一等奖。
我院还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先后与横店集团、义乌华美达之江大酒店、义乌凯伦实业有限公司、上海可的物流有限公司、杭州邮政物流有限公司等签订实习基地协议。双方围绕教学、科研以及学生实习等,积极开展合作与交流,有力地促进了我系从教学与科研到学科、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全面发展,这些活动也为我们的学生创造了很好的学习机会。 艺术设计专业:
曹云霞讲师毕业于江南大学(原无锡轻工)设计学院
现任职务/岗位:艺术设计教研室主任/源点图形工作室负责人
胡庚申讲师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
现任职务/岗位:教师
王绪振 讲师毕业于聊城大学
现任职务/岗位:艺术设计研究所所长
宋昭俊 助教毕业于浙江传媒学院
任教课程:《卡通影视形象设计》、《视频剪辑》、《插画基础》 《绘画基础》
金婷婷助教毕业于中国计量学院
许超毕业于苏州大学
现任旅游创意学院专业教师
旅游管理与导游专业:
周晓红 讲师毕业与浙江师范大学
担任旅游管理、导游专业带头人
张磊 助教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地理专业。
现任职务:旅游管理教研室副主任
马树生 副教授
毕业于山西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李建杰 *** 毕业于太原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
现任职务:旅游与创意学院实验实训中心主任
赵乐园 讲师杭州大学哲学社会学系公关策划专业学士学位。
任教课程:旅游公共关系、旅游礼仪、茶艺
翟姣 讲师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
任教课程:《中国旅游地理》《旅游策划实务》《旅游电子商务》《旅游学概论》
曹莉丽毕业于东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
任教课程:《旅游会计学》、《旅游与中外民俗》、《旅游美学》等课程。
卢香云 助教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
任教课程:《客源国概况》、《旅游与中外民俗》、《管理学》、《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谢均央毕业于石河子大学
任教课程:《旅游市场营销》、《营销师职业技能训练》
高玲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
任教课程:《旅游企业会计实务》、《旅游宗教文化》 郭持良,男, *** 党员,77届数学本科,曾任高中数学教师和省级机关公务员等,在学院连续多年执教《高等数学》等课程。
周伟毅,男, *** 党员,法学本科,讲师,现任基础部主持工作副主任,曾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和《以生为本是提高高职两课教学效果的切入点》等。
陈霞,女, *** 党员,法学硕士,现为基础部“两课”教师,2008年湖北省农村税费改革考察组对咸宁地区六县市进行调研并负责课题材料收集工作,发表论文《中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研究》和《简析沦陷时期武汉社会生活的贫困表现及原因》。
高伟,男, *** 预备党员,体育教育本科,讲师,现任体育教研室副主任,2008年度校级先进个人。
孙昱,男, *** 党员,硕士,工程师,曾发表《 *** 环境下的计算机教学改革研究》。
张丽,女, *** 党员,硕士,曾发表《中国武术可持续现代化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其评估的研究》,《竞技武术套路C级跳跃类难度动作训练手段研究》,《体育运动对学生焦虑情绪的影响》等文章。
何康:讲师,现为横店影视职业学院基础部教师,担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 ***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课教学。
盛宏华:男,毕业于浙江省师范大学。现任浙江省横店影视学院体育教师。2009年带校拉丁舞社团学生取得浙江省体育舞蹈比赛,业余单人比赛之一名。
王莹:女, *** 党员,硕士。曾发表《大众媒体体育传播内容的统计与分析》《温州大学不同年级学生体重指数的比较研究》等文章。
张园园:女, *** 党员,文学硕士。曾发表《永远的象征——白先勇笔下奇女子尹雪艳形象分析》、《尹雪艳:是死神?还是精灵》等文章。孔祥阳:男,硕士,曾发表《上海市部分小学低年级〈体育与健身〉课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上海市部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思想教育探析》等文章。
王仙超:男,2012年6月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体育学院。从事网球项目的教学。2011年获得ITF(国际网球联合会)一级教练员,2011年10月获得中国电信网球挑战赛江西赛区双打冠军。并担任校网球队主教练。 小学教育、学前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会计、旅游管理、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物流管理、工商企业管理、装潢设计、服装艺术设计、英语、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广告、电子商务、计算机信息管理、影视表演、人物形象设计、电视节目 *** 、新闻采编与 *** 、摄影摄像技术
我了解关于海南的一些情况。请问我可以看些什么书,不想看什么旅游指导之类的书。
你想了解海南的什么情况?看看新闻《直播海南》18:00,或者看《海南一家亲》,这是最直接的。
如果非要书的话:
2004海南史志类书籍出了一大堆
海南的文化升温在2004年是显而易见的。这一年里,各种文化活动接连不断,而盛世修典史书出版,则成了这一年中最为闪亮的风景。
最厚重的书籍
《海南地方志丛刊》和《海南先贤诗文丛刊》
从2004年3月起,两套大型海南地方文献丛书———《海南地方志丛刊》和《海南先贤诗文丛刊》,由海南出版社陆续出版发行,这是我省文化建设史上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程。
《海南地方志丛刊》辑录了至今所能搜集到的自宋代《海外四州》至新中国成立前的府志(岛志)、州志、县志、乡土志、采访录,以及南海诸岛的若干历史资料;正史中涉及海南地方的史料及8种《广东通志》中的琼州府部分也录出列入,总共70余种,达1500万字。
《海南先贤诗文丛刊》辑录了自宋代道教名家白玉蟾以至清末期间若干海南先贤的诗文著作共计26种,约500万字。
2000年,时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现任省政协副主席的洪寿祥同志发起并领衔主编这两部丛书,海南大学周伟民教授担任执行主编,郑行顺、袁大川为常务副主编,聘请省内外的一批相关专家,投入艰苦细致的搜集和整理工作。
地方史志资料和先贤著述,是一个地方精神文化的历史遗产。通过搜集和整理,把这些文化遗产完整保留下来,具有文献学上的意义,功在当代,泽被后人。它有助于增强海南人民的文化自信,发扬海南地方文化的优良传统。
更好看的书籍
《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海南卷本
《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被称之为“一座壮丽的中国文化长城”。
由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文联联合发起编纂的《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是统一规划、统一体例编纂、统一出版的大型文献丛书,按行政区划分别编辑成卷(台湾省暂缺)。在总计300卷文艺集成志书中,海南有8卷丛书编辑出版。《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共有《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中国曲艺志》、《中国戏曲志》。除了《中国曲艺志》、《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之外,都有海南卷本位列其中,海南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启动这项工程,建省后由省文体厅设专门部门负责承担这项工作。前期主要是搜集普查工作,直到近几年才陆续出版丛书。《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自立项之日起,一直受到党和 *** 的高度重视,先后被列入“六五”“七五”“八五”期间全国艺术科学重点项目,随着各卷本陆续问世,社会影响日趋广泛,在“九五”期间被更改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最精美的书籍
大型民族学著作《中国黎族》
黎族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华民族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黎族的传统文化,是在海南岛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独特文化,千百年来,为华夏文明的历史长卷增添了绚丽多彩的光辉篇章。2004年4月,黎族历史文化的扛鼎之作《中国黎族》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继大型画册《黎族传统文化》之后,研究黎族文化的又一部重要著作。这部70多万字的文献著作,全方位、多层次地反映了黎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不仅对推进黎族文化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也为外界了解黎族打开了一扇窗口,为黎族子孙后代留下了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历史记录。由于黎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加上居处偏远,故历代关于黎族的文献资料较为匮乏。《中国黎族》是黎族的一部百科全书。这部厚达70多万字的书籍先后6易其稿,参与本书编写的专家深入到偏远山村搞田野调查,许多市县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之一手资料。本书在编写和定稿的过程中,广泛参考和吸收了各个历史时期关于黎族的研究成果,征求了许多熟悉黎族历史文化的老同志、老专家的意见。无论是资料的真实可靠,还是观点的严谨准确,《中国黎族》都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中国黎族》甫一推出,便赢得极高评价,这部融史料性、科学性、文学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书籍,无疑将会成为传世之作。
最浓缩的书籍
《海南移民史志》
这是一部厚达550多页的书籍,《海南移民史志》(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从几千年前一直演绎到当下,时间跨度之长,各类人物之众,观照角度之广,涉猎事物之多,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够完成的。说这本书是一项大工程,也不为过,单是书中列出的各种年代、事件、人物等表格,就足以让人饱览。本书作者王俞春曾当过6年中学教师,后担任过琼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委办公室主任等职,多年来笔耕不辍,常有作品发表,并已有几部与海南文化历史相关著作发表:《历代过琼公传》、《海南进士传略》、《中国历代官署官名词典》等。《海南移民史志》是一本写得极为浓缩的文字。如果展开来写,甚至可出多卷本。一个惜墨如金的著书者,一个治学严谨的文化人,积多年心智,累半生研读,为海南的父老乡亲捧出了这本力作。
最简朴的书籍
《白玉蟾全集校注本》、《邢宥湄丘集校注本》
《白玉蟾全集校注本》、《邢宥湄丘集校注本》(均为海南出版社出版)由朱逸辉等主编、校注。年届八旬的琼崖老战士朱逸辉,多年来热心海南文化古籍的挖掘整理,他潜心耕耘持之以恒,与一些热爱海南文化的几位同道者一起,广泛搜集史料,躬耕案头数载,发掘海南文化历史遗产,弘扬海南人文精神,不断推出一部部著作。说他们的书籍最简朴,是指这些编辑校注者既没有有关部门派发的任务,也没处可领劳务报酬,就是出版这些书籍的经费,也是他们想方设法自筹资金,所以在书“鸣谢”这篇页码上,往往密密麻麻地印上许多单位和个人的名字。不久前,朱逸辉等获省委宣传部颁发的“双岛学园杯文化宣传特别奖”。
《崖州志》、《琼州府志》也行
如果是想了解海南的历史,上面的就差不多了,但是要了解现在,就看点海南台的新闻和我们的本土节目吧。
民俗民风
广西壮族民风
壮族有自己的语言,中国学者将之归类为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部分外国学者根据壮语同源词的情况,将壮语划入澳泰语系。壮语与同语支的泰国语、老挝语、傣语相似程度相当高。壮语有自己的文字,从中国的唐代(7世纪)就开始在民间使用, *** 称为古壮字,壮族人自称为“sawndip”,就是生字的意思,因为这种字是用汉字部首组合而成的。但是这种壮字由于使用面不广,没有能在全民推行,多用于书写地名,编山歌、记事。1950年代,中国 *** 的 *** 专家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并于1982年又作了部分修订,但这种文字没有能在壮族地区推广,但是壮族地区的官员却昧着良心说这种文字得到了推广,严重违背了党的实事求是精神,损害了党的民族政策。但这种文字没有能在壮族地区推广,但是壮族地区的官员却昧着良心说这种文字得到了推广,严重违背了党的实事求是精神,损害了党的民族政策。
【饮食习惯】
多数地区的壮族习惯于日食三餐,有少数地区的壮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间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较简单,一般吃稀饭,晚餐为正餐,多吃干饭,菜肴也较为丰富。大米、玉米是壮族地区盛产的粮食,自然成为他们的主食。
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叶、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蓝、蕹菜、萝卜、苦麻菜,甚至豆叶、红薯叶、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为菜。以水煮最为常见,也有腌菜的习惯,腌成酸菜、酸笋、咸萝卜、大头菜等。快出锅时加入猪油、食盐、葱花。
壮族对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如猪肉、牛肉、羊肉、鸡、鸭、鹅等,有些地区不吃狗肉,也有些地区却酷爱吃狗肉。猪肉也是整块先煮,后切成一手见方肉块,回锅加调料即成。壮族人习惯将新鲜的鸡、鸭、鱼和蔬菜制成七八成熟,菜在热锅中稍煸炒后即出锅,可以保持菜的鲜味。
壮族喜爱猎食烹调野味、昆虫,对三七的食疗颇有研究,利用三七花、叶、根、须做菜很有特色。壮族还擅长烤、炸、炖、腌、卤成熟法,嗜酒,口味辣麻偏酸,喜食酥香菜品。主要特色菜有:辣血旺、火把肉、壮家烧鸭、盐风肝、脆熘蜂儿、五香豆虫、油炸沙虫、皮肝糁、子姜野兔肉、白炒三七花田鸡、岜夯鸡等。
壮族自家还酿制米酒、红薯酒和木薯酒,度数都不太高,其中米酒是过节和待客的主要饮料,有的在米酒中配以鸡胆称为鸡胆酒,配以鸡杂称为鸡杂酒,配以猪肝称为猪肝酒。饮鸡杂酒和猪肝酒时要一饮而尽,留在嘴里的鸡杂、猪肝则慢慢咀嚼,既可解酒,又可当菜。
典型食品:壮族有许多著名的菜肴和小吃,主要有:马脚杆,鱼生,烤乳猪,花糯米饭、宁明壮粽,状元柴把,白切狗肉,壮家酥鸡,清炖破脸狗,龙泵三夹。
【建筑风格】
居住在坝区和城镇附近的壮族,其房屋多为砖木结构,外墙粉刷白灰,屋檐绘有装饰图案。居住在边远山区的壮族,其村落房舍则多数是土木结构的瓦房或草房,建筑式样一般有半干栏式和全地居式两种。
干栏,也叫木楼、吊脚楼。壮、侗、瑶、苗、汉都有。多为两层。上层一般为3开间或5开间,住人。下层为木楼柱脚,多用竹片、木板镶拼为墙,可作畜厩,或堆放农具、柴禾、杂物。有的还有阁楼及附属建筑。一般干栏都依山傍水,面向田野,前景开阔,采光也好。一个寨子一个群落,整体肜去,既雄伟又壮观。有些村寨,家家相通,连成一体,就像一个大家庭。居室格局,各族自有特点。龙胜县龙脊乡壮族干栏,以神龛为中心,神龛后面,居中是家公住房(以女主人为中心),左角是家婆住房,有小门与家公房相通。主妇房在右角。丈夫房在厅堂右侧外。客房在前庭左角,姑娘房在右角楼梯旁,便于她们与小伙子们交往。这种布局的更大特点,是夫妻异室,沿袭了古俗。现在的干栏,内部结构略有变化,但基本格局不变。
【服饰风格】
壮族服饰主要有蓝、黑、棕三种颜色。壮族妇女有植棉纺纱的习惯,纺纱、织布、染布是一项家庭手工业。用自种自纺的棉纱织出来的布称为“家机”,精厚,质实,耐磨,然后染成蓝、黑或棕色。用大青(一种草木植物),可染成蓝或青色布,用鱼塘深可染成黑布,用薯莨可染成棕色布。 壮族服饰各有不同,男子、女子的服饰,男子、妇女、未婚女子的头饰,各具特色。
男装与女装
男装有右襟与对襟两种,右襟衫反膊无领,衣纽从右腋下开至腰部又转向正中,再开出三四寸而止,衣襟镶嵌一寸多宽的色布边,用铜扣纽,再束上长腰带;对襟开胸,长仅及脐的紧身衫,这是在劳作时穿着的。而女装为无领右襟,只是衣袖比男装大些,宽大近尺,长至膝盖,镶嵌绲边,边条有宽细,一般在二三道以上。肩内贴布反衬在外,起缝三线,名叫“反膊衫”。男女衫的扣钮均铜纽或布纽。男女裤子式样基本相同,裤脚有绲边,俗称“牛头裤”。已婚妇女有绲花边的肚兜,腰裤左边悬挂一个穗形筒,与锁匙连在一起,走动时发出“沙啦吵啦”的响声。男子礼服惯穿长袍,外面套上一件短褂,通称“长衫配马褂”,起先是头戴顶圆帽,后来改戴礼帽。到了现代,壮族的穿着衣式已基本现代化,但老一辈人,仍普遍以穿蓝、黑两色为主。
奇特的头饰
未婚女子喜爱长发,留刘海(以此区分婚否),通常把左边头发梳绕到右边(约三七分)用发卡固定,或扎长辫一条,辫尾扎一条彩巾,劳作时把发辫盘上头顶固定。已婚妇女则梳龙凤髻,将头发由后向前拢成鸡(凤)臀般的式样,插上银制或骨质横簪。现在裹青纱白帕的已少见,多用黑帕或花帕头巾,梳髻多是中年以上妇女,且喜欢戴绣花勒额,冬季妇女多戴黑色绒线帽,帽边花式因年龄而异。男女都穿布鞋,中年妇女上山劳动爱穿自己制的猫耳布鞋,俗称鞋猫,形似草鞋、有耳、有跟,用一条扁纱带将鞋耳和鞋跟串起来,任意绑扎调节松紧。儿童头饰:童帽是用二三寸宽的绣花布条缝制成的无顶遮额帽。古籍中记载壮俗“露顶跣足”、“布帛勒额(束额)”,在童帽上获得再现,这种遮额帽既能保护头部也是一种装饰品。婴儿的背带比常见的汉族的大得多,呈蝴蝶状,“蝶身”长三尺,宽二尺四寸,中绣花样图案或八卦乾坤图,但很少见绣有文字,两边“蝶翼”长九尺,宽一尺二寸,这种背带壮话称“腊”。建国后,这种背带逐渐改小尺寸,有些背带壮话称“腊”。建国后,这种背带逐渐改小尺寸,有些背带身刺绣上如“出入平安”“美满幸福”的文字,代替原有的图案。
男女都穿布鞋,中年妇女上山劳动爱穿自己制的猫耳布鞋,俗称鞋猫,形似草鞋、有耳、有跟,用一条扁纱带将鞋耳和鞋跟串起来,任意绑扎调节松紧。
【礼仪介绍】
壮族是个好客的民族,过去到壮族村寨任何一家做客的客人都被认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几家轮流请吃饭,有时一餐饭吃五、六家。平时即有相互做客的习惯,比如一家杀猪,必定请全村各户每家来一人,共吃一餐。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务必备酒,方显隆重。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其实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
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客人以更好的食宿,对客人中的长者和新客尤其热情。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
尊老爱幼是壮族的传统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动打招呼、让路,在老人面前不跷二郎腿,不说污言秽语,不从老人面前跨来跨去。杀鸡时,鸡头、鸡翘必须敬给老人。路遇老人,男的要称“公公”,女的则称“奶奶”或“老太太”;遇客人或负重者,要主动让路,若遇负重的长者同行,要主动帮助并送到分手处。
【禁忌内容】
壮族人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有的地区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有的是头七天)忌讳外人入内;忌讳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里串门。登上壮族人家的竹楼,一般都要脱鞋。壮族忌讳戴着斗笠和扛着锄头或其他农具的人进入自己家中,所以到了壮家门外要放下农具,脱掉斗笠、帽子。火塘、灶塘是壮族家庭最神圣的地方,禁止用脚踩踏火塘上的三脚架以及灶台。壮族青年结婚,忌讳怀孕妇女参加,怀孕妇女尤其不能看新娘。特别是怀孕妇女不能进入产妇家。家有产妇,要在门上悬挂袖子枝条或插一把刀,以示禁忌。不慎闯入产妇家者,必须给婴儿取一个名字,送婴儿一套衣服。一只鸡或相应的礼物,做孩子的干爹、干妈。
【文化艺术】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带称为“欢”,左江一带称为“诗”,桂北一带称为“比”和“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内容有请歌、求歌、激歌、对歌、客气歌、推歌、盘歌、点更歌、离别歌、情歌、送歌等。被誉为“歌仙”的刘三姐就是歌手的典型代表。歌圩期间,还举行男女间的抛绣球、“碰蛋”等娱乐活动。这期间,各家各户吃五色糯米饭。云南文山一带还唱壮戏,兼办物资交流会。过去,壮族一年种一造(即一季)水稻,三月初三是备耕时间,歌圩就是为春耕农忙做物质的和精神的准备。吃五色饭、五色蛋,是预祝五谷丰登的意思。
)带有浓重的佛、道二教,特别是道教相融合为其特点。 此外,神灵崇拜 民间崇拜的神灵多而杂,有自然神、社会神、守护神等等,崇拜仪式也随诸神的功能而不同。
布洛陀是壮族先民口头文学中的神话人物,是创世神、始祖神和道德神,其功绩主要是开创天地、创造万物、安排秩序、制定伦理等。"布洛陀"是壮语的译音,布洛陀的"布"是很有威望的老人的尊称,"洛"是知道、知晓的意思,"陀"是很多、很会创造的意思,"布洛陀"就是指"山里的头人"、"山里的老人"或 "无事不知晓的老人"等意思。 布洛陀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
《布洛陀经诗》是摩教(MOZ)(壮族巫教)的经文,它唱诵壮族祖神布洛陀创造天地万物,规范人间伦理道德,启迪人们祈祷还愿消灾祛邪,追求幸福生活。这部经诗贯穿着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的原始宗教意识。《布洛陀经诗》各篇都可以独立成篇。因其相当多的内容是创造天地万物的,可以说是壮族的创世史诗;因其唱词是民歌,又是在祭祀时喃唱的,故又可以说是壮族宗教文学。
《布洛陀》以诗的语言和形式,生动描述了布洛陀造天、造地、造太阳、造日月星辰、造火、造谷米、造牛等的"造化"过程,告诉人们天地日月的形成、人类的起源、各种农作物和牲畜的来历,以及远古时期人们的生活习俗等。这部史诗满腔热情地歌颂了壮族祖先布洛陀这个半神半人的祖先创造人类自然的伟大功绩,全诗长达万行,自古以来以口头方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右江、红水河流域和云南文山一带传承。
《布洛陀经诗》的内容从性质上大致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创世神话、伦理道德、宗教禁忌。它的学术价值是多方面的。《布洛陀》的内容包括布洛陀创造天地、造人、造万物、造土皇帝、造文字历书和造伦理道德六个方面,反映了人类从茹毛饮血的蒙昧时代走向农耕时代的历史,以及壮族先民氏族部落社会的情况。
【历史人物】
每一个民族在其历史的长河中,都涌现出许多伟大或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人物.“一种文明所产生的男人和女人----人的类型, 正好显示出该文明的本质和个性, 也即显示出该文明的灵魂 “。(1)壮族也不例外。因而壮族杰出历史人物向来层出不穷,不断涌现出:布洛陀(壮族人文始祖),罗诚(戎成王),梁奉(镇南王),潘长安(安南王),黄少卿, 阿侬(侬智高生母,“娅王”),侬智高(曾建“大历国“,“南天国“),瓦氏夫人(抗倭英雄),郑献甫(清代学者),卢焘(黔军总司令兼贵州省长),韦拔群(中国现代农民运动领袖),陆荣廷(1859-1928,旧桂系军阀),韦国清(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甘苦(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黄现璠( 中国现代民族学奠基人),覃应机,黄荣,体操王子李宁等等杰出历史人物,可谓史不绝书。
[编辑本段]
【节日庆祝】
壮族是多节日的民族,几乎每个月都有节日。其中,春节、“三月三”、“七月十四”是壮族最重要的节日
海南黎族
黎族文身习俗的历史回顾
黎族文身,历史悠久。自汉代开始,已经有文字记载。在世界的民族族群中是一种罕见的文化现象。
文身,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是黎族母系氏族社会的遗存,是母权制的产物,是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的艺术结晶,是黎族历史上凝聚力、号召力、生命力的标志。今天,黎族少数老年妇女身上还保留着文身的历史印痕,这些用血肉彩绘出的斑斓图画,为黎族的历史增添了璀璨的色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黎族妇女大体上不再沿袭文身的习俗了。
黎族,源于中国骆越人。中国早期典籍所记载的骆越族习俗,涵盖了黎族;或者说,这些记载,至今还能看到残留历史印痕的,也只有黎族。
最早记载骆越族文身习俗的,是司马迁的《史记》。《赵世家》在论到“圣人观乡而顺宜,因事而制礼,所以利其民而厚其国”时,引称海南岛上黎族文身,说“剪发文身,错臂左衽”,是“瓯越之民”,《索隐》引刘氏的话说:“珠崖、儋耳谓之瓯人,是有瓯越。”这里,当时是以肯定的语气,用文身这种特例来说明,对于“礼服”,不能强求一律,不同的地域,因为“乡异而用变,事异而礼易。”地域环境所形成的风俗,差异极大,无可厚非,包括文身。
东汉时,杨孚在《异物志》中说:“儋耳,南方夷,生则镂其颊皮,连耳匡,分为数支,状如鸡肠,累累下垂至肩。”这段记载,是典籍中之一次将文身的线条体制及所文的身体部位加以描述。这种复杂的文身艺术,可以推断出,在杨孚以前,已经有悠久的传统。但杨孚所说的,人们文身的生活阶段,则指为出生的时候。这与后来的说法不同。北魏的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引晋代王范的《交广春秋》记载,说朱崖、儋耳二郡(按:当时实指整个海南岛),“皆殊种异类,被发雕身”。文中没有指明文身是在人生中的什么时候;但下文说:“女多娇好,白皙,长发,美鬓。”这显然是说女子到了青春期。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说文身是“女年及笄”,指女子可以盘发及笄的年龄,即成年。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蛮》也肯定了“女及笄黥颊”。赵汝适《诸番志.海南》同样认为“女子及笄即黥颊”。明清两代的载籍,说法与宋代相同,只不过像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中换了一个说法:“女将欲字人”,或者像张庆长的《黎岐纪闻》说“女将嫁,面上刺花纹,涅以靛”。这样看来,东汉杨孚说黎族是出生时文身,是不对的。
这位阿婆已经86岁高龄了,但是身体很好,还能编织围巾。她所,当年她文身的时候身体肿了一个多星期,痛苦难当
那秀面文身的背后,有多少阿婆的泪水
在宋代的典籍里,提出了文身的另一个问题:以文身别贵贱。宋.乐史首先提出,文身时,豪富文多,贫贱文少,“但看文之多少,以别贵贱”。周去非说“婢使不绣”。关于这一点,清代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反驳说:过去以为黎女文身是美,多绣为贵,婢媵不得绣。这些说法,“皆非也!”
历代记述黎族妇女文身的典籍不少,里面所述,多是客观记载,不加褒贬。但是,对于这种承传几千年的习俗,自东汉以来,时有主政者认为是陋习,规劝黎家妇女革除。东汉明帝永平十七年春二月,“儋耳慕义贡献”。据黄佐《广东通志》载,同年,明帝拜僮尹儋耳太守,僮尹在规定“官吏毋贪珍赂”的同时,“劝谕其民毋镂面颊”。显然,僮尹将老百姓的文身与官吏贪赂等同,都在革除之列,不同的是“劝谕”与“戒敕”罢了!“劝谕”的效果并没有达到僮尹的目的,文身的习俗并没改变,一直延续下来。到了明代,俞大猷《黎族图说》中,也提到当时有“禁文身”的建议。民国初年, *** 一再下令禁止文身。但屡禁不止:“自1924年以来,官厅布告禁止,违者科罚,于是黎族青年妇女涅面者渐少。但在远山穷谷地区,涅面文身者依然如故。” 20世纪30年代,抚黎分署又雷厉风行地严格禁止文身,也收效甚微!直到现在,在黎族聚居地的某些方言,个别健在的老年妇女中,还有的在脸上、胸上、手上和腿上绣着传统的图案。最为突出的个别现象,是东方市西方村有妇女在1963年还进行文身。作为黎族传统文化,文身历史悠久,也有其相对的稳定性。
文身的传说:
海南黎族的文化有三千年的历史,对于黎族文身的起因,民间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有说文身是祖先传下的遗规,如果妇女在世时不文身,死后祖先鬼不认她,就会变成无家可归的野鬼。
女儿身上的文身都是参照母亲的文身刺就
祭台上燃着香烛,摆满着供奉用的祭品;掌管祭祀的老者缓缓念出祈求祖先保佑平安的词句。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正等待着一场神圣的仪式……
这是大山深处一个黎族小村落为这个女孩子举行的成人礼。仪式结束后,她的身体将被刺上一种特有的文身黎族方言文身。
尽管在很多人看来,皮肤上刺文身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是刺方言文身在黎族传统中却是神圣而纯洁的。
方言文身因语言文化差异而不同
仪式需要选择秋天中的一个吉日才能举行。村中的主文婆在女孩的娘家主持仪式。在女孩的房间中,主文婆用鸡毛或灯心草蘸着干香草加炭灰沤制成的蓝黑色文水,在女孩的脸、颈、身体和四肢上描画出代表本支黎族图案符号的文图。之后,主文婆用竹刺或藤梗叶做的文针按所画文图一针一针地文刺……等文水渗入女孩的皮肤中,刺上的文身就会终生保留下来。
黎族是海南岛的原住民,在海南岛上的历史,有史可证的年代距今已有三千年以上。他们主要分布在五指山、三亚、东方、白沙等九个市县,到现在有120多万的人口。
随着黎族与其他民族的不断融合交流,这种黎族特有的妇女文身如今已经很少看到了。现在年轻的黎族女孩已经不再文身,只有在深山中的部分黎族村落里一些五十岁以上的老人身上还能看到这种原创性文化现象。这些老人目前只剩下一千多人,也许再过十几年的时间,这种特有的文化就会永远消失了。
在黎族族群中,流传着五种方言;黎族文身也因语言和文化特征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产生了五种独特的方言文身。
方言文身总面积占到身体表面皮肤的40%
黎族妇女身上的方言文身,总面积要占到身体表面皮肤的40%。这五种方言文身中除了有蛙纹、树纹等不同族群共同崇拜的图腾图案外,哈方言族群突出半圆环纹和手镯纹,杞方言族群突出双斜线纹,润方言族群突出树叶纹和方块纹,美孚方言族群突出泉涌、谷粒、几何纹等。
在黎族,女儿身上的文身都是参照母亲的文身刺的,母女的神灵图案也要完全一致,从而保证族群最鲜明的标志延续下去。
对于黎族文身的起因,民间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有说文身是祖先传下的遗规,如果妇女在世时不文身,死后祖先鬼不认她,就会变成无家可归的野鬼。
另有说法认为文身是黎族母系氏族社会的遗存。古代时,妇女在黎族村寨中的地位很高,女人结婚后都是居住在娘家。黎族文身是母权制的产物,它是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的产物。这是一种罕见的原始文化现象,三千多年来,黎族世代沿袭着祖先传下的遗规,传承着族群固有的标志。
这些各式精美的文身图案令人惊诧。用民族学家吴泽霖教授的话说:“文身是海南岛黎族的‘敦煌壁画’,世界上不知道还有哪一个民族像黎族这样保存了三千多年,至今还能找到它的遗存,实在是一个奇迹。”
黎语划分为侾、杞、美孚、本地和赛等五个方言。其中,赛方言亦称“台”或“加茂”方言。“台”是“赛”的音变,“加茂”是地名。润方言,即为本地方言。侾方言也称哈方言。
侾方言主要分布于海南省的乐东、东方、陵水三个黎族自治县和三亚市以及昌江、白沙两个黎族自治县的部分地区。杞方言主要分布在海南省的保亭、琼中两个黎族苗族自治县和通什市以及东方、昌江两个黎族自治县的部分地区。本地方言主要分布在海南省的白沙黎族自治县。美孚方言主要分布于海南省的东方和昌江两个黎族自治县。赛方言语音和词汇跟其他方言差别较大。
保护超过3000年历史的黎族文身文化
按照黎族的传统习俗,文身是黎族妇女结束少女生活、步入成年必需完成的一个程序。海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周伟民介绍说,黎族妇女文身的历史,至今已延续了3000多年。
阿婆看起来非常的慈祥
但是,受现代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的影响,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黎族妇女文身的古 *** 俗逐渐消失。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厅文化宣传处处长王建成告诉记者,今天,黎族妇女文身的文化价值已经得到重新认识,各级 *** 正在采取行动保护黎族文身文化。
2005年底,黎族文身被海南省人民 *** 列入之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目前,海南省 *** 正在向国家文化部门申请将黎族文身文化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目前,在世的黎族文身妇女全部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她们去世后,黎族妇女文身历史也将划上句号。王建成说, *** 现在保护黎族文身文化,不是鼓励黎族年青妇女再去文身,而是用文字、图片和音像完整地保存记录黎族妇女的文身资料,研究、继承其中所包含的人类学和民俗学文化内涵,海南省已经组织出版了一批有关黎族文身文化的画册和专著。
经历了50年的岁月,阿婆脸上的秀面花纹依然清晰
在 *** 的提倡和资助下,黎族文身文化研究开始得到学者的重视。海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周伟民和唐玲玲,用了多年时间,拍摄了2000多张黎族妇女文身照片,对黎族文身图案进行了全面的收集和研究。周伟民告诉记者,调查结果表明,黎族目前在世的文身妇女还有2000人左右,是环太平洋地区现存传统文身人数最多的土著民族。
周伟民教授认为,3000多年来,黎族文身的方式和图案基本没有变化。因此,黎族虽然没有文字,但文身图案记录了黎族远古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是人类史和民族史上较为罕见的文化遗传现象。
黎族是中国十九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少数民族之一,目前总人口约为124万,绝大多数生活在中国最南端的海南岛。直到上世纪50年代,海南中部山区的黎族仍然保留着父系氏族公社的社会形态,崇拜祖先、自然和图腾,严禁近亲通婚。
周伟民教授介绍说,黎族的这些民族特性都在文身图案上得到了体现。黎族有5个支系,各个支系妇女文身按照祖先遗传的图案,互不相同,成为黎族不同氏族、部落的标志,黎族男青年看女性的文身图案就能知道是不是一个祖先的、能不能通婚。因此,黎族聚集地区基本上没有近亲结婚生育的畸形儿。
例如,美孚黎妇女以几何方形纹、泉源纹或谷粒纹组成的图案文身,而润黎妇女则以树叶纹或方块形图案文身。青蛙是黎族最崇拜的动物之一,因此,黎族文身常以青蛙作为主要图案。黎族妇女长大到十一、二岁时,就必须接受文身,完成成年礼。
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厅文化宣传处处长王建成承认,目前,海南省保护黎族妇女文身文化的行动,在社会上还存在着争议。
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海南校友会发起成立的文化组织“冰山沙龙”,其成员对海南省是否应当保护黎族文身,形成了观点对立的两派,一部分人士认为,纹身是丑陋的社会现象,不应当动用 *** 资源加以保护。
但中南民族学院教授吴泽霖评价说,黎族妇女文身是“刻在人体上的敦煌壁画”,文身图案反映了黎族的审美观念、宗教信仰和社会组织形式,具有重要的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价值,是珍贵、独特的人类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