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子崖危岩体防治工程效果评价
长江三峡链子崖危岩体防治工程已于1999年竣工,通过危岩体多年监测资料分析,危岩体各缝段岩体变形已经趋于相对稳定;各缝间岩体变形已趋于相对稳定;岩体应力已经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图1)。
因此,在链子崖危岩体防治中必须考虑整体滑动的可能性,这就是长江三峡链子崖、黄腊石地质灾害防治可行性研究阶段专家组作出“链子崖危岩体整治不能排除整体滑动可能性”,且防治的主要对象为250万立方米的依据。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自1995年4月起,国家投巨资治理危岩,最终使整个岩体被173根巨型锚索铁链牢牢地锚住,成了一大奇观。经过招商引资,积极开发,原本荒凉的链子崖已经被建成一个奇特的景区。
什么是区域工程地质条件适宜性评价
1、建设工程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是城市建设功能区划和城市规划的基本依据之一。
2、如果是找矿,主要是有利发育矿床的地质情况,以及矿山建设的工程地质问题。简单来说,地质条件评价就是评价地质条件的适应性。
3、其液化程度受以下因素影响:土的颗粒特征、密度、渗透性、结构、压密状态、上覆土层、地下水位埋深、排水条件、应力历史、地震强度和地震持续时间等。
4、工程总体建设规模大,建设适宜性受区域地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相当明显。因此,为了解环胶州湾地区基础地质条件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因素,得出不同适宜性的工程建设分区,有必要对区域地质环境适宜性进行评价。
5、通过海岸建设工程地质环境适宜性综合评价,将胶州湾海域及近岸陆地分为适宜性良好区、较好区、较差区、差区。
6、区域性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工作主要是为区域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开发利用区划及开发利用方式决策等服务。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评价的基本 ***
1、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的 *** 有遥感解译、地面测绘、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山地工程、钻探、试验等。这些 *** 各有特点。
2、所以,我们主张在实际操作中,能用现场因素评价法就用现场因素评价法。毕竟现场因素评价法依据的是实际情况。
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 *** 主要有:发生概率及发展速率的确定 *** ,危害范围及危害强度分区,区域危险性区划等。
建设工程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1、通过海岸建设工程地质环境适宜性综合评价,将胶州湾海域及近岸陆地分为适宜性良好区、较好区、较差区、差区。
2、建设工程适宜性评价主要是围绕安全和经济两个方面进行。其中,安全是首要因素。在安全的基础上,寻求功能区的配置与地质环境相适应,以获得更佳的经济效果。
3、建设工程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是城市建设功能区划和城市规划的基本依据之一。
4、建设工程和地下空间利用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过程如图1所示。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为库岸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各相关部门按照《规划》的指导原则,分阶段对库区地质灾害开展了调查评价、勘查治理和监测预警等工作,为三峡水库蓄水后的库岸稳定提供了技术支撑,为库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乃至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做出了贡献。
其中T1波组较稳定,时间在30~60ms左右,其深度为30~51m,这一层可以认为是第四系滑坡堆积体与下伏基岩的分界面,T2波组时间在50~90ms左右,其深度为52~76m,这一层可认为是基岩风化岩层与完整基岩的分界面。
在县广播电视台开播地质灾害防治节目,播放地质灾害专题片,在县内报刊开辟专栏,介绍地质灾害的征兆识别及防治常识;县国土资源局组织了图文并茂的展板,印发宣传资料,组织人员上街宣讲地质灾害防治知识。
在未来的6年时间里,三峡库区每年还需搬迁移民近8万人。
二是狠抓重点地区。按照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长效机制的要求,确保库区水位涨落期的地质灾害防范工作。汶川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隐患众多,防灾形势异常严峻,必须创新工作机制,加大实施力度,全面服务灾区恢复重建。
地质灾害防治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最有条件给出科学的防治方案,设计人员一般对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机制和灾害体的结构不容易搞清楚,给出的防治方案常常与地质实际不符,工程设计人员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必须紧密地与地质人员合作,这个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这也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没有解决好的一个问题。(2)社会效益:有一些地质灾害如果发生的话,造成的经济损失并不大,但是名胜古迹遭破坏产生的后果十分严重,如都江堰二王庙斜坡如果产生破坏将对都江堰构成威胁。
市、县级地质环境(地质灾害)监测机构建立的还很不普遍,绝大多数市、县没有地质灾害监测机构,现有的机构也还存在着人员少,技术人员更少的问题。
泥石流和洪水冲蚀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周围地质环境条件的破坏,破坏植被要尽快恢复,损毁的耕地尽快恢复耕种。
重点防治点(段)(1)管线穿越的霍西煤田、东山煤田采空区、平遥祁县地裂缝密集区、黄河、汾河砂土液化区,均作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地段,防治工作需在工程建设前进行。